航模——小学生能力发展途径之一
摘要:航模制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有趣的,都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它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探究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航模 能力 发展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学校航模制作对小学生生活能力影响调查的文章,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包涵了以下几种能力的调查: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乐于探究的品质、应变能力。其中还体现学生处理事情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最后把这些能力百分比的平均值综合成生活能力指数,以得到量化的能力体现。调查结果如下:
经过航模制作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远远超过了没有接受过航模制作的学生,有一年半以上学习的学生的生活能力指数为89.88%;有半年到一年学习的学生生活能力指数为81.48%;没有经过航模制作的学生的生活能力指数为54.26%。通过数据说明学生的生活能力已经一目了然,学校航模制作将大大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
虽然调查的是学生的生活能力,但也可从中看出很多的问题。现结合前阶段本校的航模制作谈谈航模对小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首先,观察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养观察力这项工作。
在教授学生制作航模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察了要制作的模型,马上教室就闹开了,大多少同学都在说怎么飞哦,能不能飞很远哦等等,只有极少的学生在认真的观察。我就马上叫他们停下,给他们了一个问题。让他说说你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教室马上又安静了下来,大多数学生就开始认真的观察,不久就有学生就说了模型的形状,也有学生说了模型的材料,还有学生通过看模型就知道了模型的制作方法。我注意了一下注重外形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注重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大多是高年级的学生。我觉得这和兴趣与观察的方法及观察的能力更有关系,航模制作就是以兴趣与挑战性来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其观察能力。
其次,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但是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出发,培养动手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有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课来进行教学,如测量,收集数据作统计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许多项目更能促使学生增强新鲜感和好奇心航模需要的是学生自己动手,如果只看别人操作,是永远学不会。虽航模等是一些简单的活动,但是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都要不断摸索才能掌握。如在教授学生做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动手摸摸模型,感知一下模型,然后才让他们说手制作方法,我在听取方法后再如下讲解:
1、机翼的制作:
按图纸的尺寸将机翼上反角线、机翼折叠线、翼尖后掠前掠线画好;画好后用美工刀把翼尖三角形的后掠前掠刻好;两边上反角处沿前缘至机翼折叠线用刀刻开;后缘至机翼折叠线处用刀背刻一折痕;机翼折叠线也用刀背刻一折痕。将机翼两边的上反角向上折起,高度约45毫米,用裁下的边料简两个5х25х25毫米的三角形,贴在一张20х60毫米大小的即时贴上,再镶嵌于所示的缺口上。在机翼折叠线后贴上2毫米宽的双面胶,把1х2х220毫米桐木条粘在上面,以加强既要翼的强度。
2、尾翼的制作:
按图纸尺寸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外形画好并用刀刻出来即可。
3、机身和翼台的制作:
按图纸所示,把翼台加工成形,用双面胶粘在100х2х4毫米桐木条上,再用自行车气门芯做的橡筋圈固定在机身木杆上。把钢丝尾钩钉入机身,用棉线捆扎一下,再点上一点502胶水固定住。
4、总装:
在机翼翼台上贴上双面胶,把机翼粘在上面,注意机翼两边要相等,也不能粘歪;同时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也粘在机身尾部,检查一下水平尾翼要平衡,垂直尾翼要垂直,不能粘斜。把塑料螺旋桨的机头套套入机身杆头部,把橡筋圈挂在奖轴和尾钩上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制作过程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自主组装、合作操作等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橡筋飞机的构成,掌握橡筋飞机的飞行原理、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这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再次,发展思维、自主探究、应变能力的培养。
发展思维、自主探究、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模型飞机的调试上,我明确滞空时间的长短是评价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组装好坏的标准。学生试飞:一生做驾驶员,操作手掷飞机;一生做观察员,记录飞机飞行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主动调试解决,自己调试后还存在的问题学生自主罗列到黑板上。在试飞中,学生主动参与、分工合作、乐于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应变的能力。
总之,航模制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有趣的,都是很能锻炼学生能力的,它不但可以扩展学生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探究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