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伴我成长》说课稿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顾静飞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身上的坏习惯,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提高其改掉坏习惯的积极性,使其从点滴做起,养成好习惯,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文明学生。
2、联系本校“好习惯善善”考核,以及少先队活动课程“雏鹰争章”的评价考核,建立更加规范的好习惯考核标准。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少先队活动的资料,自主进行舞蹈、小品、歌曲、诗朗诵等的编排。
2、辅导员:收集有关少先队活动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本次少先队活动课程分为三大板块:
一、模拟情景,生动导入
通过小品《小明的故事》、舞蹈《健康歌》、《小邋遢》歌曲情境表演,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能够主动去发现周围的坏习惯,并下意识地帮助他人改掉不良习惯。
二、自我评价,彼此提升
首先通过“好习惯善善”考核自评,发现自己在礼仪、守纪、卫生、善学等方面方面的不足,并自己主动地想办法去改变自己。接着通过诗朗诵《种下一个好习惯》、击鼓传花游戏,由队员们自由发言,说说在他们眼中什么好习惯是必须的,怎样才能做到并逐步培养起这些好习惯。最后由歌曲表演《看谁懂礼貌》让学生产生心灵的触碰,懂得要想真正培养好习惯,必须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本环节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活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也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问题,采取措施,逐步培养起好习惯。
三、提出倡议,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我以倡议的形式,更加有力地号召队员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举止文明,讲究卫生,待人礼貌等方面努力,努力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文明学生
总之,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手段,以体验活动为中心,通过情景导入,自我评价,提出倡议,让学生在发现身边不良习惯的同时,能够严于律己,不断改善。
引导要点:
1、依托辅导员力量,进一步对接少先队需求。以情景表演、舞蹈等方式,不断吸引队员的眼球,并由此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体验式”教学。
2、注重全体参与做主角,队员在活动中人人有为。舞蹈、歌曲或许只是部分队员的舞台,但是击鼓传花游戏以及自评过程,都需要全员参与,是队员们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3、与学校“好习惯善善”考核,以及少先队活动课程“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由点及面地开展活动。
评价方式:
在少先队活动课上,队员永远是主体,所以不仅评价的对象是队员,评价的主体也是队员。评价的语言不再仅仅是口头的表达,队员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也是对活动过程的及时反馈。而辅导员需要做的,仅仅是协助队员完成各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