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三院文化 活动快讯 七彩队日 家长学校 班主任俱乐部 队员充电站 首页
活动公告: 三(10)道德讲堂《好习惯善善》洛阳中心小学开展民间故事演一演比…“阅神话,巧创作”“书香润童心,悦读筑梦想”洛阳中心小学举行新学期班主任(辅…让法治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少先队>>班主任俱乐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14-01-22   点击次数:   作者:朱丽英   来源:本站原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洛阳中心小学 徐丽红
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前提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1、精心设计班级宣言(班训)
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训导、告诫或防范。开学半个月之后,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路在脚下,爱在心中"这一条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做事要踏实,为人要有爱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班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结成一个集合体,形成一种理想的人格,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
2、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会"说话"
在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四幅名言条幅,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右面墙壁的空白处张贴学习园地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大家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教室卫生工具整齐地排放,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在班级的墙上布置《班级记事》,不仅可以宣传集体的活动,还让学生在其中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心语,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班级常规管理评比始终名列前茅。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保障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1、要建立一个好的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我让学生自己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大胆实行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干部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错误观念,及时制定了"加星制度"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建设,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
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灵魂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的精神。
1、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精神的培养一般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首先班主任在一开始接受一个班级时就要作统盘考虑,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本班成员带有共性和主要习惯、性格、能力、觉悟等特征,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班风建设的主要方向(如班级的班规、班训),使班级精神体现全班成员的共识;其次,要有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使他们在各种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能起先锋和表率作用;再次要根据班级特点,概括出班级精神的特色,找到一个突破口,确定一个主攻点,并有阶段性地提出更高水平的半期和学期目标。
  当目标提出之后还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为他们行动的动力。这时,应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及积极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多数同学在教师和班级骨干身体力行的带动下,认真积极地履行职责,使部分较落后的学生也能做到"依从"。接着,班主任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骨干的队伍就能从少数扩大到多数,从多数发展到全体,逐步使班级精神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品质和人格,成为前进的精神动力。
人是因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走到一起,并组成一个集体的。一旦班级精神确立、深入人心,班内每个成员都能有较高的自律要求、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家具有共同的目标、情感、意志,那么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
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一般来说,现在最能调动学生们情感的就是大的体育竞赛活动,那就是校运会了,我班有47人,总体上缺乏体育人才。针对班级的特殊情况,于是我要求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调动全班的积极因素,提出尽力取得好成绩,但一定要取得精神文明奖的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以及各种演讲大赛、合唱比赛等活动。在各类活动中我都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以人为本、诚信待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溶合的感情归属,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言传身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在"言传"中应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而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结合母亲节活动,让学生为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给母亲一句问候,送一束鲜花,并开展以母亲节活动的主题班会,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班级,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时还要注重诚信教育。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弄虚作假的现象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我要求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每周质检报告"栏目并结合学生自身了解的违背"诚信"经营行为的事例进行讨论,并由此延伸到对校园、班级的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批判,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班级道德氛围,使学生们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倡导人人都需要诚信,如"诚信中国"、"诚信宁德"、"诚信考场",并让学生签属了高中会考诚信承诺书。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榜样作用,班主任的行为就是学生最重要的榜样之一,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决不会因为考虑班级可以获得高的考评分数而掩盖班级问题。坚持不懈的进行诚信教育,这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本质与真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竞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及特长。我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可塑人才,具有主持人风格的陈珊同学,有绘画天赋的周媛、陈省吾等同学,有表演才能的钱则杰同学,有演讲风范的彭春彬同学,有组织领导者风范的刘莹莹同学等等。在班级管理中我不再做"班妈妈"或"保姆",而是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其次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建立学生综合评估档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经过近一年的师生间的共同努力,我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
  假如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的话,那么班级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不仅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也要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创建班级文化的各种模式,并鼓励形成班级文化的多样化局面。只要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共同来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我相信班级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