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自控的孩子有出息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自制能力差是制约其心理健康发展和学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现在许多家庭的条件都比较好,家里对孩子各方面都照顾的很好很周到,孩子的欲望——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总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结果孩子的自控力就越来越差,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或难受都不能忍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家长的警醒——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他们将来能做什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呢?
1.对孩子的欲望要适当地采取延迟满足。如有的家长这样做:当孩子想买一样东西时,家长有时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何时起床,何时就餐,何时到学校,都应有要求,有规矩。在这种规范的约束下,孩子就会有意识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实现目标。然后,由这些日常小事进而扩大到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强化。如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装配和修理一些日常用具,学做一些不太简单的菜,动脑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智力游戏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3.对孩子不要溺爱。溺爱,只能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意志薄弱,不善于克制自己。在这方面,成人的态度要统一,对孩子的要求要前后一致,该坚持的就要坚持,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要迁就其不合理的要求。这种教育久了,孩子心中的道德“天平”也就逐渐地形成了,他们就不会任由自己的性子去行事,在行动之前有所考虑,有所节制。
4.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家长必须先善于控制自己,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比如,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放任自己,随便发脾气,不要只顾玩,不顾工作,不顾家,否则,由于我们的言传和身教之间的矛盾,就很难培养出孩子的自控力。
总之,孩子自控力,是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在孩子参与的相关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注意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制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善于自制,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