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团队建设>>团队特色>>文章正文
“勤学、善思、实干”——四年级语文学科组团队特色
发布时间:2018-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霞

四年级语文学科组团队特色

“勤学、善思、实干”是我们的团队特色:

一、加强教学常规工作,抓得实。

1.备好课

由学科组组织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并在学科组内进行学习与研讨,确保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落实。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教师至少要提前备好两周的课,青年教师要求备详案。我们学科组确立本年级语文学科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分单元制定好了教学计划,明确了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每单元学习之前设置单元导读课,对该单元有整体感知并预习,为之后的每课学习省出时间进行其他内容拓展,有目的地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课时压缩,多余的时间用于课外拓展阅读。每单元的课外拓展由老师们商量确定,以语文拓展阅读中的内容为主。在此基础上,我学科组老师们进行了分工备课,形成一套兼教材内容和拓展内容的教案。

2.上好课

(1)执行好已有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习得。

(2)根据班情与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新性的修改,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课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我们将继续加强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写好教后记,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推动教与学。

3.布置好作业

作业布置,练习题设计精选,有针对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有的放矢地开展辅优补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对优生一是加大读写知识的训练,特别是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是强调课外知识的积累。三是做一些提高练习,对中下生,主要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训练。总之通过作业的练习,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提高。

在学科组要明确作业的布置:

(1)规定性常规作业,在学科组内形成统一与共享;语文补充习题、7篇大作、7篇小作、硬笔习字册,家作除常规性的抄写作业、背诵作业外,增加课外阅读作业,要求在课外阅读材料上用上读书记号,做一定的批注,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从材料中找到答案。

(2)分层化作业,由学科组统一制定,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作业。

考试: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为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学校将组织教师命题比赛。

4.开展学生关键能力提升行动

(1)以中学段语文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量40万字为标准,确定四年级下册学生必读书目为:《三国演义》、《七彩阅读》、《狼王梦》、《斑羚飞渡》、《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再被狐狸骗一次》、《我捡到一条喷火龙》,将课外阅读内容列入语文调研测试之中,并占有2-3分的分值,考题以选择题为主,加强与推进学生的阅读。(2)开设阅读必修课程:古诗文(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现代文(《拓展阅读》、《七彩阅读》、《课外阅读100篇》、课外必读书目,每节阅读课25分钟)、童诗(每节阅读课5分钟)分时段进行主题式阅读,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阅读能力考查: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3)我们四年级学科组研讨形成了一套语文阅读分析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思路以及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老师们可以此为依据,在教学中传授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二、团结一心上好公开课,共发展

本学期在确立了“基于课程视野,提升核心素养”的研究主题后,我组吉红英、沈颖、虞苗马云燕等几位老师承担了公开课,她们的公开课各有特色,其中吉红英和马云燕针对《人类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吉老师先上,教研组针对吉老师的课进行研讨,肯定了好的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马云燕老师在吉老师上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后再次推出公开课,大家在研、磨、改、探、践等一系列过程收获良多。

每次组内有老师要推出级别较高的公开课,其他的老师总会齐齐出谋划策,一起帮着改设计,听她试上,提建议。

三、青年教师虚心好学,成长快。

我组青年教师在学习共同体和组内老师的帮助下,专业上成长飞快,像沈颖、虞苗两位老师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教学的常规工作上都走上了轨道,甚至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俩有着十二分的热情,也十分好学,有什么不知道的不懂的就问,经常虚心向师父和组内的老师求教。将从中学到的精华和自己琢磨的方法揉合在。本学期,虞苗已考上教师岗位,沈颖也已通过了笔试。

四、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总结,成果喜人。

本学期继续开展好两个课题的研究:市级课题儿童诗课题《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和区级语文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的策略研究》,组内12位老师,有8位积极参加了市区级课题,其中5人参加微课的课题,占43分之5。3人继续参加了新的童诗课题。我组青年老师基本都加入了课题研究,特别是马云燕和邵英华老师,一开始课题组并没有她俩,而她俩听说后打电话强烈要求申请参加。

积极探索总结,教科研成果喜人:我组5位老师撰写了案例。蒋志芬老师作了区级的作文教学讲座。四位老师带学校童诗、文学社、小记者等社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