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和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理念传播上承担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在人道实践和日常管理中注重体现价值导向,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好“社会稳定器、政府好助手、弱者保护伞”的作用。
第一、发挥红十字文化传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优势。
红十字文化包含四个方面:
精神理念:人道主义宗旨、博爱与奉献精神、体现人类互爱互助的全球共识,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共融互通;法律制度:国际人道法、七项基本原则、红十字会法、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红十字会章程,以及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的工作规范;标志形象:红十字是全球公认的人道主义标志,其保护性和标明性用途凸显了红十字运动神圣不可侵犯的国际形象;理论研究:对国际、国内、地方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实践、经验、创新、制度、人物的研究,形成指导我国人道主义实践的红十字运动理论。
在全社会进行红十字文化传播是各级红十字会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加大红十字文化传播力度,以增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第二、发挥贯彻《红十字会法》等相关法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优势。
红十字会是有国家专门立法的人民团体,《红十字会法》已经实施20年。一部经过修订、更加完善的《红十字会法》也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审议颁布。加上其他相关法律的深入贯彻施行,将有利于我们为在全社会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法治角度看,红十字会从宗旨、性质到理念、任务,都在法律赋权的框架内,为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为推进中国的和谐文明而奋斗。我们要敬业尽责、提升能力、规范透明,不断增强公信力,在建立诚信社会中做表率,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显著的法治效应。
第三、发挥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优势.
习近平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这段讲话,红十字会也能很有作为,因为全国红十字会会员有六七成是青少年,城市的大中小学大都建立了红十字会。
我们要充分运用红会工作平台,紧密结合红十字青少年的特点,把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各项活动融入培育核心价值观之中,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尊崇和践行真善美,反对和抵制假丑恶。要协同教育部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把配合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红十字知识编入校本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开展课外活动,以期抓出成效
中国红十字会去年以来对菲律宾风灾的救援行动,以及在第19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大会上高票当选联合会副主席国,这些都是彰显红十字外交力量和大国风范、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有力证明,也是红十字人对铸就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所做的特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