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红十字会
1、定义
2、全称
3、简史
1859年,亨利·杜南在路经意大利伦巴底时,目睹奥地利、法国及撒丁王国军队在索尔弗利诺(Solferino)悲惨的战役,发现伤兵经常乏人照顾,情况凄惨,所以于1862年自费出版了《索尔弗利诺的回忆录》(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书,渴望唤起社会的注意,并且号召索尔弗利诺群众成立一个民间、中立的伤兵救援组织。
1863年2月9日,亨利·杜南与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尔(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亚(Louis Appai)及西奥多·莫诺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此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开始。
1864年,红十字会运动已扩展至欧洲12个国家,并于同年8月在日内瓦首度签署了《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第一条日内瓦公约”。
1875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并向外扩张至伊斯兰国家,但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教徒不愿意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波斯帝国采用古老的狮子和太阳图案。
伊朗霍梅尼政变取得政权之后,废弃了红十字会的符号,转而采用“红新月”符号。
后来,以色列要求采用红色犹太教符号,六角的“大卫之星”,没有被红十字会批准,因为怕此例一开,各种团体都会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门符号,红十字会正在讨论准备采取一种国际通用的、没有宗教意义的红菱形符号。
2005年12月5日,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个成员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展示联合国即将更换的国际红十字标志。新标志称为“红水晶”,在本次有192个成员国家参加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上,“红水晶”将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第三个标志被推广。这个新标志被认为不具有任何民族、宗教或文化内涵,因此那些不愿使用现有十字标志的社会团体可以选择使用这个新标志。
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因对人类社会有卓著贡献,所以获得了3次诺贝尔和平奖,加上创办人亨利·杜南于1901年所获的诺贝尔和平奖,红十字会共获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荣。
随着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输血、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为了纪念亨利·杜南对世界红十字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执行理事会于1948年决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
4、原则
红十字运动,共有7项基本原则:
(1).人道(Humanity):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疾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2).公正(Impartiality):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3).中立(Neutrality):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4).独立(Independence):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该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该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6).统一(Unity):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7).普遍(Universality):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十字会”这一名词,同时代表了三个名称。一般而言,依照红十字会的“普遍”原则,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地区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而在“统一”原则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红十字会。而原先由亨利·杜南创立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依旧运作,并依照日内瓦公约及相关议定书的规定,提供战俘人道协助、监察战俘待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则负责协调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跨国救援自然灾害的难民。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都是联合国的观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