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2-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英
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过程。那么,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语言的孩子而言,怎样才能学好这门陌生的语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此,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期和关键期,要让孩子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学会自主学习,享受英语学习。
一、学会听,反复听,享受听
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英语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新奇。听着老师嘴里发出的纯正的语音语调,孩子心里又是害羞又是期待,希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又是那么短暂,孩子的“听”也仅限于这四十分钟了。所以,很多孩子在还没“听够”的情况下,已经匆匆结束了一天的英语学习。那样的英语学习怎么能够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呢?因此,老师需要培养孩子“学会听”。那怎么听呢?
1.认真听,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话。现在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的基本用语都是简单英语,这就十分利于孩子的听。从上课开始的“Class begins”到下课时的“Class is over.”都可以训练孩子的听。因此,无论是开头的“Free talk”还是课堂中间的句型操练,老师的每一句话都需要说的清清楚楚,老师的语音、音调、语感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英语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当的英语学习环境,这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也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中加深了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印象,让他们乐于听,善于听,在认真听的过程中把这陌生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2.反复听,听懂磁带的每一句话。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往往是匆匆而过,很多新单词、新句型还没有完全领悟,甚至还不会读。这个时候与教科书配套的磁带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孩子在家里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听课文录音磁带,尤其是每一单元的A部分和B部分,新单词和新句型全都能听到。孩子听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耳感”,等到再上英语课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脑子一片空白,而是能跟上老师的节拍。这样的“反复听”,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词句的意思,而且让孩子读得正确,记得容易。
3.享受听,在歌谣、故事中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相对于枯燥无味的教科书而言,孩子们更喜欢动听的英语歌谣和生动有趣的英语故事。每个单元的英语学习,基本都有一首英语歌谣,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结束每个单元的时候,让孩子欣赏歌谣、学唱歌谣,这能极大地极其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通过歌谣来更好地学习英语的习惯。而针对于一些不善开口唱的孩子,老师可以寻找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并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孩子。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把一些简单的英语牢记心中,从而培养孩子的“享受听”。
二、想说,敢说,爱说
一直有人说中国的英语是“哑巴式英语”,这也难怪。现在孩子学英语的普遍现象是只会写不会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用来交流和沟通的,说不出口的英语,那还是英语吗?因此,孩子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培养良好的“说”的习惯。
首先,让孩子想说,这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了。面对陌生的语言,孩子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害怕自己说不好或是说错,从而也就使得有些孩子上到英语课就成了“哑巴”。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做的是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英语这种语言的魅力所在,一步步引导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有了想说的冲动。
其次,让孩子敢说。英语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问后,很多孩子明明会回答,可就是不敢举手发言。孩子缺乏自信,担心自己的答错了会被其他同学嘲笑。作为一名老师,可以理解孩子这样的心理。那么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勇敢地把英语说出来。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可以通过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让其他孩子也感受到英语就是要说出口的,即使说错也没关系。长此以往,孩子当然敢说了。
最后,在想说、敢说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爱说。即使不在英语课堂上,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倡导孩子们多说英语。例如一些日常的打招呼“Good morning!”“Googbye!”“How are you?”等,这些简单的问候,孩子从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已经熟记于心了。课后,老师可以主动地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的沟通的语言,从而喜欢上这种语言。
三、张口大声读,安静享受读
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孩子读得多了,不仅能理解读的内容,同时也为流利的口语打下了基础。读,可分为两种。一是张口大声读;二是安静享受读。
所谓张口大声读,指的是让孩子把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英语大声读出来。孩子可以模仿老师的发音,来跟读单词和句子。这个方法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只要孩子专心听就可以模仿。通过跟着老师的几次范读后,大多数孩子都能开口读。这样的方法十分适合孩子来学新单词。但是对于句子的朗读,就要换种方法了。比较可行的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对较难篇目,可跟着录音读或在小组内互读。
而安静享受读则是指的默读。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接触的英语知识相对不多,所以阅读的篇幅和难度都不高。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生字词较少的文章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孩子到了五、六年级,英语的知识已经累积了不少,这时候老师可选择一些稍长的英语短文让孩子阅读,或是让孩子自己去挑选感兴趣的英语美文读一读。当然,文中的生字词可让孩子自己去翻阅字典来理解。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更加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英语阅读习惯。
四、规范写,坚持写,随便写
小学是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因此,正确的英语书写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学习影响深远。
首先,做到规范写。字母的书写看似简单却很重要,因为它是规范书写词句的基础。老师必须严格指导和监督孩子的英语书写规范。孩子在学习英语书写前,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字母的书写,而拼音字母的书写习惯则有利有弊。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而言26个字母书写的关键在于字母在位置和笔顺,而“Gg、Ii、Kk、Ll、Yy”是孩子最容易写错的几对字母。老师应多加示范、引导,并通过让孩子进行描红和听写来克服字母书写上的问题。
其次要做到坚持写。老师每天可以布置几分钟的抄写作业,让孩子抄写每天课堂上学到的新单词、新句型。这样不仅让孩子培养了孩子的写英语的习惯,同时也帮助孩子对课堂上的新授内容进行了复习。
最后,还可以让孩子“随便写”。这里的“随便”指的是让孩子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只要是自己有兴趣的,都可以用自己已经学的英语知识纪录下来。对于这项作业,内容的多少可以由孩子自己决定,如果碰到自己不会写的也可以来请教老师,最好还是由孩子自己来完成。而对于这样一项“随便写”,很多孩子都乐在其中,他们用自己学到的英语来表达来倾诉,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英语知识。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不是自然形成的,主要是靠老师的悉心培养。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到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地引导、训练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成为一个爱学、会学的孩子。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