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论文《识字教学 我有良方》
发布时间:2012-10-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星燕
识字教学我有良方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胡星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多年的低年级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年级的孩子刚踏入相对与幼儿园较严谨的小学校园,学习了一个多月枯燥的拼音,紧接着进入学习汉字的垄长过程,着实不易。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情境的有情有趣,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识字教学既充满趣味,又效果良好。
一、轻松愉快,情绪化识字
开始识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告诉小朋友: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小朋友听了便十分有兴趣。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小朋友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往了。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春笋》中,有这样一段话:“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泥土里冒出来。”其中,“冲”和“破”都是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我半开玩笑地说:“别小看了他们,这两个字里还有很有趣的事情呢!想听吗?”我卖了个关子,孩子们期待地等着我讲下去,于是,我饶有兴趣地开始讲述:“夏天,明明热极了,吃了一个大西瓜,肚皮变的又圆又大,他大叫着说,哎哟,哎哟!我的肚皮里好象有一块大石头,肚皮快要被撑破拉!”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生字——“破,左右结构石加皮”。在孩子们的哈哈大笑中,我知道,他们已经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而且,孩子们都想加入识记生字的故事创编中来。
从那以后,我便鼓励他们自己来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小朋友的情绪很高涨,有的小朋友编得谜语相当出色,连老师都不曾想到,如:“贵”字,小朋友说:“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又如“底”字,小朋友说:“有个小不点来到广场下买了一瓶乐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点代表小不点,不能漏掉。”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个谜语,讲个故事就硬性把字拆开,强行把各部件编成没有任何联系的故事、谜语。
二、主动探究,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识字一》,要认识的“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的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练习2》要认识的字中,我把“灯、厅、打”这三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从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丁’,带‘火’的是‘灯’,带‘厂’的是‘厅’,带‘扌’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点‘灯’,用手才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三、玩一玩,游戏中识字
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充分享受“玩”的快乐,在有意识的“玩”中调动记忆的热情。
(一)找字朋友
告诉学生生字表中的字朋友藏在了注音的课文或句子中,看谁能尽快地找到他们,认识他们。一个“藏”字使学生有了和朋友玩捉迷藏的感觉。大家兴高采烈地画出了生字,读准字音,并通过读老师的生字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最多。
(二)病字门诊
给字添一笔、减一笔、调换偏旁的位置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于是请几位平时字形掌握不好的学生做医生,把他们经常出现的错字写在小卡片上,发放给其他同学,由他们带着错字去看病。医生将病因告诉病人,然后病人开始“治疗”,治疗后再次复诊。这种好玩的双向互动游戏大大降低了学生错别字出现率,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三)生字王国
人有赵、钱、孙、李百家姓,在生字王国里同样有“亻”家、“氵”家等等。把新学的生字宝宝送回家是学生们爱干的一件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生字家族越来越兴旺,学生对生字的归类识记也越来越牢固。
此外,“猜一猜”巩固字音,“把迷路的字宝宝送回家”音形结合,等识字游戏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四、贴近实际,在生活中识字
新课程倡导的是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7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知一千多种与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
如在学习“合”时,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用熟字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记,有的用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房子来记。
在教室的墙壁上可以专门设立“识字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类商标、谜语、食品标签贴在墙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作个有心人,养成留意周围事物,随时学习生字的习惯。
斯霞老师曾说过:“我一直认为,真正达到读准生字,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因此,识字和听说读写是一体的,让学生用学过的字组词、造句、说话,鼓励学生在街道上、包装盒上、课外书中找出刚刚学过的生字,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看、听、想,让他们把感受写下来,这些措施都能够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巩固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使学生完成30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只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能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