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学论文>>文章正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高效使用
发布时间:2011-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芳英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高效使用
 要: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必须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在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差异性”、“好动心”、“持久性”。
关键词:好奇心 差异性 好动心 持久性
正文: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好课必需用电教媒体的时髦追求下,小学英语教师纷纷充满地热情投入新课程的改革和实验中,小学英语课堂出现异彩纷呈的热闹景象,笔者为许多教师个性鲜明、力求创新的教学行为而感到十分欣喜,但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及多媒体合理使用上存在偏差,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从而导致小学英语教学低效或无效现象十分普遍。纵观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些英语课是令人失望的,教师的教学没有吸引力,在课堂上学生们浮躁、不安分,表现在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静心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养和技能。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组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好奇心”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指的正是"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对学生好奇心的关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怀。在英语教学中当我使用多媒体时,我采用动态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好奇心的满足提供真正的平台。
【案例描述】我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牛津英语教材3B Unit4 Time,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e time? It’s … o’clock. It’s time to … 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2.能听懂、会说数词7、12、1、2、3、4。
导入的步骤:
1.Greeting.
2.Let's sing an English song《Ten Little Indian Boys》.
3.Game:“Be a policeman”通过观看动画迅速读出汽车车牌上的数字:Tell the car number.
【反思】显然,我想通过对数字的复习过渡到时间的表达,因此在这个导入环节只用时5分钟,教师组织了唱、说等复习、热身活动,目的是为了引出本课重点要学的句型的呈现,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的导入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现在学生家中拥有汽车的已很多,车牌号码是学生再熟悉不过了,但如何引导学生用英语熟练地表达呢?因此在导入环节,我把车牌号用动画效果出示时,学生“哇”的一声,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跃跃欲试的心情,此时,我改变原先安排的设想,就让学生熟练地说出他家的车牌号,我及时设置在动画中出现。通过动态的教学生成,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真正的满足也同时尊重和利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有时,在简短的一个热身Warming up或相关的Free talk之后,不要绕很多弯,就可以自然、直接地切入新课的主题。
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现代教学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给传统的英语课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它将视频和音频融为一体,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给学生创设了赏心悦目的英语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不足:教案电子化、授课课件化、板书屏幕化、诵读录音化。但由于每位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的不同,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针对这一差异,我们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注意分层设置,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中都有收获。
【案例描述】在执教3A Let’s go to the zoo这一课时,我让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搜集一些动物图片,但对于学生能力较好的学生我要求与我QQ聊天,用英语来口语交际,并尽量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反思】活动不仅仅只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组织,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活动本身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对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为了做事情。
小学英语活动课,就是要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活动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哪些语言?运用了哪些语言?这样才能设计出有目的性的活动,它是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活动的关键。
但刚工作的新教师可能对教师把握有偏差,在教学本单元时,只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我在敬爱呕血本单元时通过分层设计教学,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满足了他们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迸出创新的火花。总之,我们可以让多媒体锦上添花,却不应该让它喧宾夺主。
三、关注学生的“好动性”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案例描述】某教师为了教学一个新单词“ a camera”用了这样一个老游戏: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了“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Look , I have a nice bag . What’s in my bag? Can you guess?” 学生你猜,我猜好不热闹,浪费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没猜到,老师只能无奈地告诉他“Sorry, Let me tell you. It’s a camera.”
【反思】笔者认为课堂上并不是游戏越多越好,游戏是要为英语教学服务的,而不只是追求新颖,热闹。华而不实的游戏费时又低效并不可取。
2.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描述】在学完了有关数字的单词后,笔者要求利用句型“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is……”调查本班同学的住宅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并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并让完成的快的学生当场把调查结果输入电脑。
【反思】这个具有信息差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信息,运用了语言并提高了语言技能。但是有的教师几乎把这一调查活动形式当成了公开课的“法宝”,常常是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5B Unit9时,在学生学完国家和人民“America, American, England, British, France, French, Japan , Japanese……” 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调查任务“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ask your partner where are you from?”。这样的一个学习任务还是停留在机械性的语言练习这个层面上,缺乏有意义的交流。
四、关注学生的“持久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具有新鲜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运用多变的活动方式,可以不断的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从而使活动更有效。如在操练单词时,当学生对于“one by one”的活动形式感到有些厌倦时,可以把活动形式稍做改动,变为“two by two”,当学生再次有些厌倦时,我们又可以加上竞赛的形式,谁先正确说出单词,就为本组赢得一分,这样学生的兴趣又会被激发出来。
英语课堂活动有很多形式,如游戏、竞赛、歌曲、有节奏地朗读、小组合作表演等等。仅在单词教学中,就有许多种活动形式如:猜单词、听听指指、听音做动作、传悄悄话等等。对于歌曲和有节奏地朗读这类形式,我们还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将歌词进行改编,如When is your birthday? 的歌词“My birthday is in July. My birthday is in July. My birthday is in July. When is your birthday? ”其中的July就可改为学生自己生日的月份,然后采取接龙的方式演唱。
【案例描述】在教学5AUnit2 In a new house时,我设计了一个“设计你理想的家”的活动,回家让学生画简单的示意图,并在图上用英文标注房间的名称、家中物品的名称,并用一段话来描述。
【反思】有电脑的在电脑上画,没有的在纸上画。目的是想在英语课上整合渗透美术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下一节上我先示范我电脑中的“a new house”,让后让生用所学句型来描述自己的图片以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英语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不能把英语课上成美术课或音乐、科学课。
结束语
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永远追求的,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从而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学科的张力和可创造性,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四心”。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它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英语学科而言,使用不当时,它造成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如果在每一节英语课堂中坚持使用多媒体,那么它带来的损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可以了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林.英语课堂教学法的尝试”.《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