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孩子的翅膀飞(莫阳)
发布时间:2016-10-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莫阳
题记: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选自《小王子》
跨入教师的门槛,就如同遁入了一片汪洋的大海。那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有着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自由的鱼儿。也许,这样的孩子并不想去打破规则与平静的水面,而是奢求在重压之下,能够露出自己并不怎么闪亮的鳞片,让别人看到他孩子的天性。
方方就是我新接手班级的一个男生。头一次见面,就印象颇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旁边坐一同样活泼的女同学,他的嘴巴“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没了。我无奈之余,翻阅了前班主任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于是乎,我的心头生起点点疑惑:难道信息有误?结果,接连几天,还是这样,无奈,只好将他们调开。这一次,旁边是个文静的小女生。然而,没了说话的伴儿了,他竟开始一个人自言自语,甚至上课无礼抢答。于是乎,他在我心中的印象直线下滑。直到有一天……
那一日,我居然表扬了他。是的!表扬!
就在国庆前,我想摸清孩子们做阅读的能力情况,特地抽了20分钟做了篇阅读。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做得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有道开放题:在你眼里,家像什么?请你仿照句式,也来写写。收起卷子,我撑着下巴,翻着眼前千篇一律的答案,甚感无趣。“港湾”“一盏灯”之类的字眼,稀松平常,毫无新意。然而,当批到方方的作业时,我大跌眼镜,忍不住从椅子上霍然坐起!
“家,就像一个时钟,爸爸是时针,妈妈是分针,我是秒针,缺一不可。”
这是他写的吗?我偷偷瞟了一眼正在埋头做习题的方方,又凑近了本子,细细地读了一遍。我已不想去考虑句式是否合适,只想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太棒了!”如果,这句话出自冰心之口,一定能成为儿童文学的典范而被选入语文教材!
我快步走到同学中,站在他的身后,想要给他大大的鼓励,可是转念一想,可不能轻易表扬他。我提起嗓门,问道:“方方,最后一题的句子是自己想的吗?”“嗯嗯。”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写的不错,这是我批到的最好的一句。”一听这句话,他的脸蛋霎时间红了,嘴巴开始蠕动,那种激动的模样,真的是我平生仅见。
下课,回到办公室,我与同事分享孩子的“杰作”,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别看这造句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却映射着孩子对家庭不同角色的理解:爸爸象征地位的不可动摇的时针,沉稳厚重;妈妈是辅助爸爸的分针,徐徐有秩;而我是活泼跳脱的秒针,演奏着生命最原始的旋律。
五年级,意味着什么?沉闷的课堂?照本宣科?死记硬背?不是的,每个孩子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只是等待着去挖掘,等待着被挖掘的机会。如同小方,在他某个不知名的心灵角落,能够描摹出令人惊叹的生活。只是这种生活,需要老师为他们搭建一块任意挥洒的画板去展现。
长大成人后的我们,更体会到了只知道“月亮像小船”的单调枯燥。所以,何不让我们的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