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孩子们盯着我们的脚后跟(杨晔)
发布时间:2016-09-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晔
别再让孩子们盯着我们的脚后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杨晔
很喜欢台湾作家黄武雄写过的一篇文章《父亲的脚后跟》,它描述了自己与父亲的一段故事:小的时候,父亲常带着他进城,而每次他都是紧紧地盯着父亲的“脚后跟”,这样,才不会迷路。有一次,过桥的时候,他发现父亲“失踪了”,没有等他,他竟然一点也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教师的职业亦是如此,我们习惯于充当着领路人,走在孩子们的前头,让孩子们跟着自己的脚后跟走,可是一旦老师不在前头了,孩子们便失去了方向。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英语课文显得尤为重要,可是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班级都是老师在前面领读着,无可厚非,这样孩子们会读的很好。可是,一旦老师不再领读,孩子们便时常读的乱七八糟。这使得,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放手,不愿意相信孩子,这就导致了孩子们不去记语音语调,因为他们只需要跟着老师不断地机械重复。这些孩子和当年看着父亲“脚后跟”进城的黄武雄先生一样,没有了“父亲”的引领,他们便会不知所措。他们失去了认路的本领,只是一遍一遍地机械地模仿,重复,这样的孩子显然是不会内化所学知识的。
因此,当我们领孩子上路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们牢记沿途的标记、特点,这便是教与学的技巧和方法。当我们在教孩子们英语朗读的时候,如果能告诉孩子朗读时需要注意的点,标好相应的升降调,重音等这些提示的点,便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行记忆,也不易遗忘。当然,孩子们朗读时也需要注意表情动作,把每些动作编成有趣的提示,孩子们记忆起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总之,我们要教给孩子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简单的动作语言模仿,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确目标,学会自我探索,哪怕会遇到困难,哪怕会走弯路,因为这是他们走向成功必经的道路。教师只需要适当点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逐步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与孩子们一些权力,让他们学会选择;我们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学会体验;我们要留些困难给孩子们,让他们学会克服;我们更要留一点空间给孩子们,让他们不再盯着老师的脚后跟,让他们自由成长。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