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潘姣)
发布时间:2016-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姣
教学相长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潘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牵引进预设的圈内,有时学生打破了我的圈,我便不管不顾,依然故我,将课堂实施下去,要求学生按我的预设走。
可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我本打算这样教学:1,读诗,释题,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2,读诗,解释字,解释词,解释句,解释整首诗。3,再读诗,交待写作背景,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当我让学生读完诗后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时,原本的设想是回归到春天的气息。可是,学生的回答是他读到了活泼明快的心情。呀!这下学生都被带跑偏了。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怎么办呢?于是,我便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位同学的思考很有深度。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思考研究这首诗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的读着,交流着,很快,有同学出来回答了: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黄鹂在名叫,白鹭在自由地飞翔,非常活泼可爱。2,这首诗里面有许多色彩,黄,翠,白,青,而且这些颜色都很亮,所以给人感觉活泼。3,这首诗对仗工整,节奏明快······4,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的心情很好,因为······6,这首诗里的诗句还被用来做菜名······学生的讨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我的教学目标,竟然这样达成了,学生讨论到哪,我便在哪儿稍微补充,完全是他们领着我学,一节课居然可以这样的轻松,我不需要背教案,不需要强调知识点,一切自然而然,当学生说道用“两个黄鹂鸣翠柳”做菜名时,连班级的气氛也变得更加活泼明快了。最后,我们都觉得这首诗活泼明快,给了那位同学表扬,他是一位值得崇拜的学生。
孩子有孩子思维的敏锐,孩子有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往往能发现新奇,思考创新,有时也是老师的老师。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