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顾静飞)
发布时间:2016-05-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静飞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洛阳中心小学 顾静飞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让我颇受启发。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
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曾经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对工作有损无益,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代沟。
我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待个别行为偏差的学生,更是好用惯有的思维定势来判断和处理问题。发生在雪松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时间,,雪松与一位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雪松:“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做小动作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先到办公室再说。”后来,从与雪松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学乱扔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雪松让他捡起,那位同学却说雪松多管闲事,并辱骂雪松,才有后面的冲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雪松引起的,那位同学应该负主要责任,雪松是在为“班级”这个大家庭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那我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雪松道歉,并且表扬了他。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
作为教师应该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特别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进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静,真是应验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这句话啊!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