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
前些日子我听了汤云霞老师的课《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其中的课堂小结环节令我印象深刻。
[片段一]: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些小练习,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纷纷举手,火车火车这里开。)
出示三组练习题:1、80-50 60-20 40-10 90-40 2、20+8 9+50 30+6 1+70 3、36+20 36+2 50+42 5+42
这三组练习题环环相扣,从整十数减整十数,到整十数加一位数,再到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为本节课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第三组练习中,汤老师还请学生说了算法。
师小结:最后一组算式是我们前两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几十,先算几十加几十;两位数加几,先算几加几。
[思考]: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在复习环节结束的时候加上这样一句小结,有如点睛之笔,理清的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片段二]:
复习环节结束后进入新授课,汤老师出示了一幅情景图,(小朋友坐45座的车去旅游,已经有30人上车,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你会列算式吗?(板书:45-30=)
师小结:要求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就要从总的座位中去掉已经坐掉的。
师: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或者计数器拨一拨。(学生操作)
师:谁用小棒摆的?(生:先摆45根小棒,从4个十中去掉3个十。)
谁用计数器拨的?(生:先拨45,从十位上去掉3个十。)
师小结:不管是用小棒摆,还是用计数器拨,都是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能试着说说算法吗?
[思考]:
在新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小结理清了题中的数量关系,加深了学生对这道算式的理解。而在学生探究算式计算的过程结束后,对于学生的汇报加以小结,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自己总结出算法。
[片段三]:
全课结束,进入总结环节。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师:那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两位数减几十,先算几十减几十,从十位上减;两位数减几,先算几减几,从各位上减。
[思考]:
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讲解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讲授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的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堂小结虽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但其却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