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后反思
发布时间:2016-05-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马丽娟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后反思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马丽娟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磨课,我终于上了一堂研讨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名师王校长做出了专业且精彩的点评。
本课围绕“怎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个问题,安排了一次简单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再一次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中通过几个并列的活动环节将问题逐一解决。但如果这样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显得孤立而无趣。因此,我大胆将这几个活动组合在一起,将有关的材料都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旧知判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从而抛出今天的问题,引出今天的课题。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成功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师再依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归纳,从而解决今天的问题。最后,问题“你如何让沉下去的网浮在水面上”将科学引出课堂,走进生活。
整个教学过程有条有理,学生能十分规范地进行实验。同时一位同学无意间的“让我再思考一会儿”更加难能可贵,说明这个班集体的学习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课堂中出现的某些细节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导入方式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考量
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呢?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为本课的学习做下铺垫?科学知识可以分为事实型知识和概念型知识,事实性知识往往指向个例,而概念性知识指向的是一般规律,课堂中我们复习的大多是概念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这节课是哪种类型的课?显然,这节是对前一课科学概念的应用课。本节课最主要的不是掌握一些科学方法,而是如何进一步加深对前一课概念的理解,目标应指向概念的深化。
三、教师的该如何发挥好自己的评价作用
在我们的常规课上,老师已经比较注重于问题的提出。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无非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复述或评价,如“你说得很全面”“嗯,好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等等。
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呢?
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讲解。例如,在《小车的运动》一课,学生1回答:我觉得小车运动的快慢可能与载物的重量有关,载物越重,小车运动得越慢。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假设很具体,不仅说出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有关,还说出了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2回答:我觉得小车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拉力有关,因为我爸想要让车开得快一些,他踩油门的力气就会大一些。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假设有理有据。这样一来,这个同学就会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就会根据教师有效的评价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教师评价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对事实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化。
教师合理的评价可以弥补学生在科学认知上的不足,从不完整引向完整,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教师合理的评价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信心,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