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不必过于追求结果(赵梦莹)
发布时间:2015-1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赵梦莹

不必过于追求结果

 

前段时间,雪堰小学的教师要来我们学校上公开课,展示白板的使用成果。学校选中了我们班作为授课点,我感到十分开心,毕竟对于学生,这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在上课的前一天,杨老师来到了我们班,和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她和孩子们共同做了一个课间操,还带来了很多小礼物,告诉孩子们是奖励给明天表现好的孩子们的,他们显得十分激动。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也由衷的高兴。

到了第二天上课时,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些混乱,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也是正常现象,杨老师很快就调节过来了,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课后,杨老师把她准备的礼物给了我,让我发给孩子们,拿到礼物,我数了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励。这时,令我难过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我当天下午要外出培训,礼物没有来得及给孩子们,我直接放在了班级的讲台上。但是,第二天早上。当我来到班级时,发现礼物只剩下几份了,其余的都不翼而飞了。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是班上孩子拿的,顿时感觉心凉了一截。就在片刻之间,我的脑中出现了种种班级偷窃案的处理方式。首先就是炸出偷拿者,其次就是利诱。但班级毕竟没有摄像头,第二种方案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案。可能因为我本身缺乏经验,所以第一种方案的实施失败了,并没有查到是谁。但是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情,我也有了初步的怀疑对象。可是,不巧的是当时已经接近放学了,时间十分紧迫,如果继续采取这样迂回的方式,我将不可能查出是谁拿的。那么摆在我眼前的最后一条路,也是最直接的一条路,就是被禁止的搜书包。

我也准备这么做了,带着那几个我怀疑的对象进入了办公室,但是在最后一秒我还是放弃了。虽然内心有点不安,我不想自己的学生成为“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案例,所以还是应该让偷拿者尽早受到教训才是。但是,我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的,不然就没有那么多无法破解的案子了。比起得到一个真相,孩子们的自尊心更是需要维护。他们还小,也许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偷”,人人都有占有欲,尤其是孩子,他们只是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占为己有,却不知这错得多么离谱。经此一事,其实他们的内心已经受到震撼了,我只需要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希望在以后对他们的德行教育中,他们能一点点地进步。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又何必过于追求结果呢,与孩子们太过认真,是不是反而会使事情变得严重呢?只要孩子们好就行了,不是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