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5-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丹华

                        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人曾说:“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阅读是吸纳,表达是倾吐,架设起阅读与表达之间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多一些对表达的关注,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实现“例”的增值。在教学中,顾老师尝试从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推敲揣摩,累积表达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表达,首先要有一个集“米”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可能有表达之“炊”。低年级的学生语言经验浅,语言素材少,处于表达的起步阶段,在表达过程中常出现不规范、不完整、无条理等问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意义精当的角度,体会文本语言的表达效果。在品词中积累。好的词语需要积累,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好词的“好”处,不在于它的华丽,而在于它用得准确,用得恰到好处。因此,我们让学生积累好词,绝不是简单地将它背出来,而是通过反复品味,让学生对它有清楚的理解,知道它用在哪一场合。在教学《这儿真好》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理解“荒岛”和“孤零零”时利用图片,联系自身的体会,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多媒体出示荒岛图,你会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荒岛吗?出示填空:这儿没有,也没有。” 学生在边看图的同时,又利用句式的训练说出“这儿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人居住……这就是荒岛”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又如“在冷冷清清的荒岛上,只住着一只小熊。(出示小熊)看看他的表情,学学他的动作,用一个词儿说说,‘这是一只___的小熊。’ 引读想象:没有人他______,没有人陪他______,没有人陪他______……(这就叫‘孤零零’)” 在学生准确地解释“孤零零”这个词语时,老师用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规范、有条理地表述清楚。

    (二)立足文本,搭建表达平台

        情境体验,激活表达。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进行表达,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表达,让学生的表达更有情韵,富于个性。并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自由表达。在教学4-6小节时设计如下:“小岛上的环境变了,小熊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这儿真好,好在哪儿呀?让我们来听小动物夸夸吧,自己选一种动物,试着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啊,这儿__________,我可以在这里____________!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我是小鸟,啊,这儿的天空真蓝呀!我可以在这儿自由地飞翔,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我是小猴,啊,这儿的果子真新鲜,我可以每天都上树摘果子吃,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我是小象,啊,这儿的泉水真清澈呀!我每天可以在这痛痛快快地洗澡了,我就住在这儿吧!…… 充分利用了课文中的空白部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文中“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的句式,进行了拓展和迁移,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