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最调皮的“植物”——雪松(顾静飞)
发布时间:2015-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静飞

 

最调皮的“植物”——雪松
洛阳中心小学 顾静飞
十月的金秋,早晨的天空苍蓝清澈,云朵早已藏匿起来。昨夜的一场雨,打落了满树的桂花,凋落的花瓣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石铺小径上。银杏叶卷起了焦黄的边;茶花上垒起了晶莹的雨珠;马兰花直起了纤瘦的身子。被雨浸润了一夜,花坛里的植物重又披上了新装,张扬着各自浓厚的斑斓色彩。
水雾迷蒙,所有的景致看上去都更为明艳动人。
此时,孩子们伴着悦耳的歌声,涌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他们好似满地的小太阳,吸引着我轻轻跟随。
走进教室前,我犹豫了下,不知道我们班的孩子乖不乖。直到听到他们琅琅的读书声,我的脚步这才轻快起来。经过一个月的磨合与训练,他们终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在此之前,九月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种兵荒马乱、乱世谋生的崩溃感。刚从父母怀抱挣脱的孩子们,什么都不知道,样样都不会,还不听管教。每天,课堂上至少有10分钟的时间都用于习惯的纠正、语言组织的完整和课堂纪律的整顿。一节课下来,就感觉浑身被抽掉了筋骨一般。有时候,真的难免情绪失控,对他们厉声严喝。但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柔声细语的摩挲。
我们班有一棵最调皮的“植物”——雪松。
雪松,到我们班上课的老师,想必没有不认识他的。他是全班最最好动的男生,上课时间,在老师的注视下,都不能端坐半分钟;训话时间,在老师“枪林弹雨”般的教育下,都不能直起身子,保持站立;午睡时间,在老师的身旁,眼睛都不能保持10秒的紧闭。
这样的雪松,到底该拿他怎么办呢?
移植,换个座位?光照,每天高强度训话?除虫,硬碰硬地赶走坏毛病?……能想的办法,我都想了,可试一招,败一招,我甚至想着直接放弃这棵不可能的雪松。
这天午后,雪松照例趴在我的身旁午睡,当周围一片寂静的时候,我却隐隐听到他嘴里咕噜咕噜说着什么,于是我凑过身去,想探个究竟。“ā、á、ǎ、à,ō、ó、ǒ、ò……”他,居然,在念拼音。当下,我便忍不住伸手摸了下他的头,凑着他的耳朵说道:“雪松真棒!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可是这样,你会影响到其他人啊,午睡课后,直接读给老师听,好不好?”雪松诧异地望着我,点了点头。
从此之后,雪松读书特别认真,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吵着:“老师,我会了,我读给你听。”课堂上也总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
看来,能改变雪松“命运”的关键方法在于:雨露般的滋养,一个抚摸,一声细语,即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