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音乐课中的师生互动
发布时间:2015-06-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盛叶

 

音乐课中的师生互动
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这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师生互动能充分激活音乐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他们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教师的“动”
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很会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可见,教师在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1.通过富有童真的语言打动学生 儿童对音乐和语言有天生的好奇感,可见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课堂节奏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2.通过讲故事,增设情景感染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音乐课上,恰当的运用讲故事,更能抓住孩子的童心。
二、学生的“动”
孩子的天性在于玩,在于好动。而学生又是课堂的主体,一堂课当中,学生的活动才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动”起来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很关心的话题。
1.通过课外收集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在收集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中得到解决,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
2.让学生创作旋律、倾听自己的内心音乐,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旋律,再弹奏出来,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会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勉力,进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激发更大的创作兴趣。每个孩子在创作中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姑且不在意孩子们的创作是否完善、完美,曲式是否正确,旋律的走向是否恰当,只要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去探索、去理解就足够了。
三、师生互动
在教学《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出示这一课的节奏拼图,让学生随意拼凑成一条完整的节奏,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师生动的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接着聆听乐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录音,通过听,学会歌曲的歌词;然后教师示范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歌伴舞”;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 表演。纵观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