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音乐课随笔
发布时间:2015-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盛叶

 

音乐,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听了音乐能身心愉乐起来的科学,如果课让学生不感兴趣了,那你的课开设的还有什么意义?”是啊!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真正地愿意听我们的音乐课,对于我们教习这门课的老师来说真是责任重大!很有幸我们的音乐课不需要参加高考那种比分的排序,不需要应对高考的一些具象的要求,更不需一定要让学生分出高下,真正可以做到关爱与尊重每一位学生。只要学生愿意愉悦地接受乐曲的熏陶,能够体验与感悟乐曲,便个个都是好学生!
学生的性格不同在音乐课上的表现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亦有的任教师安排随便表现不表现的,对于这大体三种类型的学生我们一般是让好表现的同学做开路先锋,让他(她)们多出点子、多表现。中间的就安排一些不太好表现的同学做一些理性的建议,最后再让不善表现自己的同学做评委来对前面表现过的同学做点评。这样大家都有事做,都乐于做适合自己做的事,当然在课上我们得尽可能地去赞誉与关注每一位同学,让他(她)们在音乐课上都自信十足,欢乐开怀地欣赏音乐,歌唱乐曲。告诉他们万事“情”为先,心中有情才会聆听音乐,演绎音乐,我们的音乐课才会开设的有意义。
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在一些文化课上不是很优秀的,但对于音乐他们非常爱好,还曾经学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基本功并且还有着很好的领悟力。我们很喜欢这样的学生,喜欢他们对于音乐乐曲的理解与热爱。如果我们能将自己变成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进的路程,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亦有一些较调皮的学生,在课上表现得极不安分,我们也是尽可能地压制自己的脾气,因为我们知道柔和有时会比风暴更有力量,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能轻易地卷起心扉的窗帘,实在不行的也得给予适当的提醒,或以增减学生的信任学分的情况来加助其威力。一般的这些较调皮的学生也都是较善感的学生,他们最终是能体会我们的良苦用心的。
 再如当我们讲课讲到一些地名或某些曲名时,常会听到一些同学们在哈哈大笑,问明原因之后一般都会知道是因为与某个同学的诨名刚好相似,有时被点到诨名的学生还在一起笑,有时则使得一些同学面红耳赤。这时我们就得提醒那些还想取笑别人的同学得注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快乐是最要不得的。道理很简单,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上我们课的同学人人都快乐起来,而不是有的快乐有的痛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