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多点耐心,多理解孩子
发布时间:2014-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晔

 

多点耐心,多理解孩子
 
今天放学后,我把一位小朋友留下来帮他辅导英语(这是我和家长提前沟通好的)。三点半到了,孩子的奶奶准时来学校接孩子了。她顺便问了句: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我脱口而出:单词拼写需要人一旁提示,读单词总是支支吾吾,要么就是读不准,要么就是根本不认识这个单词。孩子的奶奶听后忙说:“昨晚他妈妈让他认读时他都会了呀,我们还让他上课多多举手呢!”可孩子当时就回答:“我读不出时,老师会骂我的。”我听后不禁一怔,我骂过学生吗?我怎么会骂学生?原来我在孩子心中是这样的一位老师。
 一个“骂”字就像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向我,刺得我好难受,但这绝不是我的本意,也许我平时只是说话急了点,快了点,严厉了点,但绝不是要“骂”任何一个孩子。可想想孩子的话,看看自己的做法,虽不是完全吻合,但确实,我是逃不了责任的。
我知道,对小学生而言,作为教师,要有百分的耐心,可我却常常会不经意地失去耐心。一方面教三个班的英语已经让我每天忙得没有空闲,另一方面,面对这么多的孩子,总有许多无奈,自己又是个急性子,当孩子想了半天还不会拼读时,我便会心急如焚,虽然,我会暗暗告诫自己要沉住气,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可是时间一长,我便忍不住了。在课堂上,我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会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在课后,我也常常对那些等待半天回答不出的孩子说话强硬了些。对于一般的孩子,他们碰到这样的机会很少,偶尔不会,我也会耐心地教导。可对于这个孩子,他平时动作就不是很快,说起话来更是慢慢吞吞,所以他碰到的机率就高多了,当他思考半天还回答不出问题时,迫于无奈,我便让他先坐下,换另一个孩子回答,也许,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不耐烦”,不经意地没有“等待”他的回答,让孩子觉得:我是不是对他失去了信心,是不是不“喜欢”他了,是不是在“责怪”他?
于是,我改变了方式,下课后,我和孩子聊了聊,把我的“无奈”和孩子说说,让孩子也能慢慢理解老师。上课,我也会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他回答,给与他信心,渐渐地,再让他回答一些难一点的,虽然他会很慢,但是我也会选择等一等,实在不会,给与点提示,我知道,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渴望老师的“等待”,都是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老师赞许的目光。当然,课后,我也会找一切有可能的机会帮助他的学习,希望他能慢慢跟上其他孩子的步伐。
或许,这个孩子对我的评价并不是如我所希望的,甚至让我倍感失望,但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孩子会慢慢“理解”我,我也会慢慢懂得停下自己过于匆匆的脚步。因为,我也渐渐明白了,我并不能奢求每个孩子走同样的步伐,脚有长短,步子有大小,但我唯一能做的,是让孩子勇敢的走下去,他不再会害怕老师偶尔严厉的目光,因为他知道,他的老师,同学,在前方等着他,他也不再害怕老师偶尔的不耐烦,因为他知道老师对他的爱从未改变。所以,让我们多点耐心吧,因为耐心,你会变得温和,因为耐心,你会慢慢走近孩子的心灵,因为耐心,你会发现,走的慢的孩子同样能走的很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