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幸福的感觉
发布时间:2014-10-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轶倩

  幸福的感觉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朱轶倩  

又是周一,当我快步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同学们眼中满满的期待。心急的孩子举着他们双日完成的作品凑到了我的眼前。“Jessie, 你看这是我做的面具。”“ Jessie, 快看D 同学做的南瓜灯可漂亮了。” “Jessie, 我做了有关Halloween的PPT发给你了,你收到没有啊?” 讲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我被学生的作品们包围的,也被幸福包围着。  

这令人激动的一刻,皆来源于每次双休日家作的反馈。每周五我都会向学生们布置一项可以选做的英语作业:围绕相关主题完成一幅作品。选做的概念如下:如果你觉得完成不了有难度,首先可以咨询老师或同学获取帮助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向老师提出申请不做。开学到现在,学生们继续完成了动物书签的创作,英语书法作品的展示,英语小报的排版,My dream  school的畅想……这次的作业内容是围绕万圣节的主题自己完成一幅作品,体裁不限。在布置作业时,同学们围绕要求自发地进行了讨论。周一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不禁为他们的创意惊叹不已:有用南瓜制作的南瓜灯,有用一次性碗制作的南瓜灯,有用纱布制作的僵尸娃娃,有各款时尚面具,还有万圣节小报、万圣节贺卡、万圣节知识PPT等。  

回想刚开始的一次作业,学生对这个新奇的作业形式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完成,可周一上交的作业中我只找出了五份较成功的作品,还有好多学生以各种借口拖延上交时间。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做了两件事。第一,宣扬正能量。在班级后开辟了优秀作品展示角,为优秀的学生发表扬信。第二,对所有学生强调了一点:如果你选择了做这个作业,那一定要完成。  

第二次作业,全体学生都上交了作业,其中不乏敷衍了事的,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同学交给我一张残缺的纸片,上面画了两个不规则的圆圈,然后告诉我这是他的动物书签。我也做了两件事。第一,与学生一起探讨优秀作品优秀之处; 第二,分享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称之为作品。  

第三、第四次、第五次作业,学生完成得越来越自信与自如。成功的作品越来越多,教室后面的展示角也越来越大,我和孩子们收获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在成功的作品背后,我看到了经常不做家作的S同学用心地完成了英语书写作品,上面认真的字迹与漂亮的美工排编,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还有平时说话就要脸红的L同学,能大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同学不把这项作业当成负担,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个作业,其他作业完成起来也高效了许多。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数字本身根本说明不了儿童具体的学业成绩。”“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我所能做的就是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立无二的世界”。  

当我的期待变成了学生的期待,幸福的感觉源源不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