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需要适当的规则
发布时间:2014-06-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晔
课堂需要适当的规则
走上教学岗位将近一年了,这一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孩子是需要引导的,好动的天性,渴望得到表扬的强烈欲望驱使着孩子们踊跃发言,即便是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他也会逐渐变得胆大。但孩子们的踊跃也是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之下的。
孩子们爱搞小动作、爱讲话一部分是因为自制力较弱,但很大一部分是希望以此来吸引我的注意力,比之那些通过讲话、做小动作来吸引我注意的学生,我则更希望孩子们能在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来吸引我。但是,我也渐渐发现班上的有个孩子总是有着强烈的课堂占有欲,凡是我提出来的问题他都要举手,并且会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手举的很高,不停地喊道:“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如果那天我不叫他回答问题,这节课他要么会不断地举手,不断地高声呐喊影响课堂秩序,要么便在下课后一个人闷闷不乐。所以,为了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我不得不多次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但叫他的次数多了,留给其他孩子的机会便少了,这是对其他孩子的极大不公平。
说这个孩子占有欲强烈并非是我一个人的观点,他的父母和其他老师也都感觉到了他身上存在的这个问题。无可厚非,积极表现、勇于举手发言正是老师们所要倡导的,孩子们的积极表现恰好说明了他们的认真听讲。但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把课堂上表现的机会留给某一些人,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平等的表现机会。所以,对于这类上课积极却又不太懂“分寸”的行为,作为教师,理当好好处理,否则很容易造成整节课教学效果的下降。
因而我制定了一些规则,如上课要举手规范,不能随便讲话等,凡是不按规则做的,即便举多少次手我也不会叫他。同时,我也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让孩子能从心底接受这样的规范。渐渐的,这个孩子的现状也有所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也许,规则在那些很守秩序的人面前并没有任何约束力,但对这些上课不按规则做事,但却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孩子来说,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我不是一个崇尚规则的教师,也不愿意用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着孩子们,他们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和学习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制定规则,适当的规则是必要的。同时,在我的教学之中,我也应当虚心向孩子们学习,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表现方式,好好的利用规则引导孩子,让他们更好的发展。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