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当“马失前蹄”时
发布时间:2014-05-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当“马失前蹄”时
 
去年的一次期中考试完后,监考我所任教班级的老师告诉我,有两个学生在英语考试过程中传纸条作弊,作弊纸条被没收了。更让我吃惊的是,作弊的两个学生竟是英语科代表A和另外一个英语成绩很优秀的学生B。我当时听了之后就觉得难以置信,那两个成绩那么好的学生为什么要作弊呢?
为了解开我的疑惑,我在课间的时候把那两个同学叫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们从进我的办公室那一刻开始,都不敢抬头直视我的眼睛。可能他们已经猜到我为什么把他们叫来了。我立即切入主题地对他们说:“听说你们考英语的时候互相传纸条了?”他们俩都没有出声,低着头静静地站在那里。我发现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而且他们平时都是性格比较柔和,其中一个还比较内向。于是,我继续用和蔼的语气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考试的时候传纸条?”他们继续保持沉默,我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答案。经过一分钟的沉默后,科代表A终于开口了:“是我叫他写纸条给我的,我想对一下自己的答案。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了。如此看来,她已经知道错了。
我相信她所说的原因,因为A虽然是科代表,但是她的英语成绩并不是班里最拔尖的,她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学生B是班里英语成绩最好最稳定的同学之一,而且平时不会轻易拒绝别人什么。A对拿到期中考最好成绩可能没什么信心,于是想通过B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而B可能也只是想帮助同学,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方式不对。
AB都还是小学生,可能他们没能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另外,他们的心灵都很脆弱,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及心理变化,我意识到我必须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但是又同时不能伤害到他们的心灵。
对犯错的优生的教育要使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杨志芳:《优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与转化初探》):1.教育者应当态度和蔼,与被教育者平等相处;2.教育者应当语言亲切;3.对“好学生”的教育,尤其要采取“和风细雨”方法,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忌措辞激烈的斥责,更不允许采取粗暴的方法。于是我采取了不斥责,讲道理,分步、多面处理的方法。
1.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源在哪里
为了让B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并向其暗示改正错误的方法,我对B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喜欢帮助同学的人,有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帮助别人的方式不正确的话,反而会害了同学。期中考试只是为了检测同学们在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考完试后好查漏补缺。你传纸条给她,她就可能检测不到自己哪部分内容没掌握好,这样她就不能把那部分内容补回来,这样反而会害了她。”听了我这番话后,B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发现我的话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她,让她在考试中凭实力拿到好成绩,这样不是更好吗!老师相信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而且以后肯定会做得更好的。”
同时我也让A意识到她作为科代表,犯这样错误的严重性。发生这样的事会破坏她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威信,会让别人认为她是不诚实的。在批评A的同时,我让她感受到老师仍然信任她,相信她可以改正,通过实力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科代表,所以我还是让她继续当英语科代表。
2.针对这件事给予相应的惩罚
问题找出来了,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误了,但是这件事还不能到此为止,不然会误导学生,犯了错只要认错就行了,还要让其知道犯错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和承担一定的后果,这样的话还可以给班里的其他同学起到一种警示的作用。
我找出了他们俩的考卷,分别在上面扣了20分,并要其带回家让家长签名,同时我告诉他们如果在正规的考试过程中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要被取消成绩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让他们知道老师这样宽容处理的用心良苦。为了让学生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犯错误的事实以及受到的处罚,我要求他们回家后要向家长认错。考虑到他们犯了错怕回家被家长骂,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于是我又鼓励他们要勇敢地去认错,相信家长也会像老师一样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而且会相信他们知错就改的。
3.向家长反映情况,提前打好“预防针”
    为了让家长知道整件事情的经过,以免学生回家后没按我的要求去做,逃避现实,我提前给家长打了“预防针”。我把事情的经过和我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如实地告诉了家长,并且叮嘱他们在孩子认错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过分责怪孩子,和孩子来一次深刻的谈心,让其重新树立自己良好人格和学习的信心。
4.让全班同学知道老师处理这件事情的情况
因为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不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处理情况,他们会以为这件事不了了之了,存有侥幸心理。于是我在全班公开了这件事情的处理情况,但是我并没有针对这两个同学的错误而点名指责他们。为了避免有学生再犯这样的错误,我针对这件事情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告诉学生考试作弊的后果,同时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另外,我向同学们表明我的想法,我相信他们会知错就改,而且以后会做得更好,大家也要相信他们,让大家也给他们一次改错的机会。通过这个方法,我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他们重新树立了同学们对他们的信任。
5.创造机会,让学生重树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上真正地互相帮助,我经常让A学生和B学生,互背单词课文,互相检查作业,特别是到复习考试的时候,互相复习。同时,我还创造机会让A在同学们间重新建立对科代表的信任,也让A重树了信心。我经常让她去帮助其他同学,以一带二的方式让她在学习同时帮助多个同学。她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同学,她很乐意去做我交代给她的事情,所以我让她辅导其他同学她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好,而且效果很不错。我因此经常在同学们面前说她是老师的好帮手。
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连成一个互助网,从而创造机会给他们执行我之前给他们的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互相帮助,我将学生优差搭配,以一带一或者一带二的方式,让优生帮助后进生,而成绩中等则一对一互相帮助。果然,互助网所带来的效果非常显著,全班同学的成绩都上去了,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A学生的成绩比以前进步了,而科代表工作也做得比以前出色。而B学生的成绩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而他们俩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这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他们改正错误的同时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心灵,没有对之后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以下是我在培优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了解“特优生”的个性和素质
为了更有利于地做好培优工作,教师应该掌握每个“特优生”的个性,也是他们的气质,性格及情操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每个优生的特点及数学综合素质的能力,我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根据各种现象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如何对待学习、生活应该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谦虚谨慎,不能粗心大意,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这样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了解了优生的个性特点和教育了优生,可谓“一箭双雕”,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培养“特优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发挥“特优生”的作用
在每一个班“特优生”无疑是班上的学习骨干,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好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我在六年级两个班采取“一帮一”活动,抓典型带一般帮教“双差生”,让一个“特优生”帮助一个“特差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班上有好几个“特差生”,已经是中等生了,在班里我非常重视“特优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大胆的抓好班上的一切事情,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他们相当于教师的左右手,在学习上,纪律上他们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很有威信,我利用他们这样优异的成绩、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纪律去帮带“特差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 正确引导“特优生”
人并非圣贤,谁能无过,最伟大的善者也应该有错误的时候吧!何况是不定性的小学生,无论成绩有多优秀的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面对这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就看教师的教育的方法了,教师对优等生犯错行为是不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以“以后注意”之类的话语敷衍过去算了,如果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宠庸学生屡次犯错的习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犯错的严重性,而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出犯错的性质,原因和危害性,给其作具体分析,没有指出改错的途径,可能会养成学屡不改的恶习,这样长期下去,何谈是优秀的学生呢?
四、 加强培养“特优生”
着重培养特优生的求知望和学习自觉性,告诉他们学习真本领对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有很重要的帮助,要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明白读好书的作用何在,调动“特优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好的基础能更进一层,要想更好的培养“特优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以上是我在培优和辅差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在今后的培优和辅差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实践,更新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