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浅谈以身作则
发布时间:2014-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汤云霞

      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老师是否受学生的爱戴,也许首先看这位老师是否能征服学生,也许是通过教师他本身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觉得这样老师很牛叉,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这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老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学生,以身作则的态度让学生敬佩你,喜欢你。正是这样的影响力让我们的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学习。而这里我想说的是老师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刻盯视着你”,这是教育家加里宁对教师作用的精辟论述,形象地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一个教师能否以身作则,是他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关键。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唯有身教重于言教,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就像平常我们经常会听到小朋友们说:“老师说要……”,或者“老师,你刚刚不是说了嘛……”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成为了小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为人师表,他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教育学生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要取决于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必须带头遵守”,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它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 
我们经常会抱怨学生上课迟到,作业没做完或者自习课的时候一直讲话。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为什么学生会经常迟到,是不是因为我们老师在学生第一次迟到或者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就没有询问原因,做出实质性的警告或者惩罚呢,让学生错误地以为原来迟到或者没做作业也没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可能学生会想,老师都没有很早到班级,凭什么要我做到!老师都站在前面讲话,凭什么我不能讲话!因此我们要自我反省一件事是不是有始有终,言行是否一致,该惩罚的有没有惩罚,该奖励的有没有奖励。“忙,不是借口,打不到车,也不是借口,因为这个世界就这样,大家都只看结果。做人一定要讲原则,任何人都要为他的行为负责,这就是责任。”如果我们老师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相信以身作则的影响力也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也就是他养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 
课堂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每位教师更应时时警示自己,一言一行,德字为首,因为孩子们需要以教师为榜样,我们的影响是孩子一身的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