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课堂语言
发布时间:2014-0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晓波
个性化的课堂语言
――特级教师课堂语言艺术赏析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黄晓波
课堂上的语言尽可以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许多教师都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朗读与感悟,并在课堂实践中体现品读,一堂课,总是书声琅琅,情意浓浓,到了课尾,仍常常有着“余情未了”的亮色,给人以“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组织好这样的课堂结构,离不开执教老师特色鲜明并深具个性化的语言之串连与点缀。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执教《和时间赛跑》这文时,这一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吉老师以亚当斯的一句名言:“日月如穿行的飞梭,光阴似疾驰的箭矢,昨来又去,转眼即逝。一曲未终,白驹已过千里。岁月啊,你在我的额头上犁下深深的沟痕,可惜,可叹!来,干了这一杯!”顺其自然把学生引入了课堂学习氛围中。
学生开始自读课文。“课堂上最美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让你们的声音飘荡在明亮的大厅里。” 吉老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提出把读得不太顺的句子再读几遍。
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问题,吉老师清新的语言飘洒于课堂:
“现在虽然是静悄悄的,但是我们的思维在涌动。”
“时间不等咱们了,让思维的网线贯穿你我他。”
开始交流,吉老师闪亮起鼓动性的语言:
“这边积极诵读,这边也是不甘落后。”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碰撞就会撞出火花。”
当学生说到精彩之处,吉老师作适当评价与总结:“真是巾国不让须眉。”“学语文,主要学习语言表达的,表达清楚,思维就体现出来了。”
然后又环环相扣:“课文读通了,也大致读懂了,是不是语文学习就结束了呢?还不是,咱们还得想办法把课文读好。”
学生开始进行朗读。吉老师的语言错落又有声:
“要读好,不仅要读出里面的意思,还要读出里面的情感。”
“读出意思,读出蕴含的情感,你的朗读就成功了。”
“这位同学你擦亮了自己,还照亮了别人。”
学生练习个性化的朗读,吉老师脱俗的语言再一次充溢课堂:
“课堂上最高兴的是快乐沉浸在脸堂上的这种投入。”
“因为你们读得好,老师再想欣赏一遍。”
“读在脸堂上,读在眼睛里。”
“高兴荡漾在我们的脸上。”
“这句话感动了你,感动了所有在场的老师。”
熟读成诵,学生跃跃欲试,吉老师又出点睛之话:
“少年记忆力好啊,已经有同学背出来了。”
课文读得透彻,读得深刻,闪现的思想也是伟大,吉老师开始指导学生创编名言,深入课文。“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困的乡野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或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发现许多感叹!”随之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仿照例子拿出笔,创编自己的语言。
学生智慧闪现,热烈交流,吉老师真情流露,赞美之声如行云流水:
“智者是用大脑思考,诗人是用心灵思考的。”
“小男孩一路走好,前面会有迷人的风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你的回答像水,源源流长”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又有不同的意见了。”
“远近高低各不同,表达不一。”
“个性似木,伸入云霄,个性如土,扎实根基。”
“个性如金,闪闪发光,个性似火,可以燎原。”
“语言上的伟人,行动上的巨人。”
“……”
末尾,吉老师在学生智慧火花的撞击中作了发言:“在匆匆流逝的40分钟里,我们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读写自己的感觉。最后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课吧!”
赏析:整堂课,真情流淌,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活泼自然又挥洒自如。吉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珍视孩子独特的思维体验,全心投入、热情洋溢,以优美的诗语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以情悟情、以神会神,在品味中吸收和体悟了言语的精妙,思想上受到了感染和升华。
作为听者,无一不沉浸在言辞优美华丽、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中,吉老师以她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使大家充分领略了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那清新、脱俗、富有鲜明生命力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深深震撼了听众的心,为之深有感受:听吉老师的课,不仅仅是在学习书本知识,训练语言表达,拓展思维能力,更是一种语言的欣赏,一种语言的熏陶与一种在语言中的沉醉!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