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实施感受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蓉华
小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实施两个学期了,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施教者,有着最新鲜的感受。一开始因为对新教材真的是毫无头绪,感到非常的惶恐。新教材的培训以后,解读了英语新课标,心里渐渐地有了底气。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一边借鉴别人的上课经验,一边自己琢磨。 以下谈一谈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首先,新教材的内容比老教材简单化了。 老教材一上来就有单词,句型。任务量重,感觉没有任何的缓冲就直奔主题,学生负担较重,未免让学生望而止步,产生畏难情绪。新教材的单元板块让人眼前焕然一新。从整册书的板块和编排以及内容的选定上,我们觉得这是一次最能体现英语趣味性和语言魅力的一次改版。知识点相对来说减少了,可每一单元的语言运用性,交际性和趣味性更强了。让学生更乐意开口讲英语了。 其次、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课文插图中的人物更“萌”,吸引学生眼球。人物形象更接近动漫,学生更易于接受。(只是教原来老教材的老师不免有时会苦恼,有时会无法区分,尤其的新版的Yang Ling和老版的Yang Ling实在差别太大,让人打心眼里不能接受。)如果能在新教材里用其他的人物名字,效果应该好一些。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Cartoon time的版块。在教学这一版块时,学生的学习兴致总是最高的,一堂课结束后,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快乐。 第三、 文化渗透不露痕迹。 英语的教学一直强调文化意识的渗透,而本套教材的文化渗透不突兀、不牵强。如第7单元的“hot dog热狗”的文化就放在了学生很感兴趣的Cartoon time里面渗透,第8单元的“西方人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文化就渗透于Story time和Fun time两个板块。 再次,增加了单词表的附件。 以前的A老教材并没有这一块内容,学生都是整体认读句型,对于其中单个单词的意思理解得并不透彻。新教材的这个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单个单词的认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增的Cartoon time这一板块是整册书的亮点: Cartoon time 这一板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教材在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作为拓展性趣味阅读板块,通过以小老鼠和小猫等卡通人物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故事里面还有计划地呈现了下一单元的主要句型。 1、充分体现了趣味性。 “Cartoon time”呈现在整单元的第三个板块,通过以小老鼠和小猫等卡通人物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最喜欢的板块。有趣精美的图片配上夸张可爱的口语很受学生的喜爱,虽然语言知识点不多,可是内容丰富,生活化,学生可以轻松地接受和学习。首先,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就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加上每一个卡通故事都含有搞笑,有趣,幽默地故事情节,因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板块。比如第一单元里Bobby和Sam打招呼时,其它老鼠吓得跑掉了的情景,第五单元里生气地责问爸爸:What colour is my T-shirt?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情感素养。 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调整了结构,精选了内容,增加了文化知识,进一步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素质和综合人文素养。 Bobby和Sam这两个卡通人物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教授第一个单元carton time 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这样形容它们的新朋友:Bobby小巧,可爱,勇敢;Sam胖胖的,有点憨厚,讨人喜欢,热爱交朋友。最后我也适时地用英文总结:The mouse is little and nice. The cat is fat but lovely. They’re very cute. 看到孩子们对人物的积极评价,我感到很惊喜。原来在他们眼里,这些卡通人物不单单是为课本,句型等知识点存在的,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伙伴和好朋友。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材编写者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也充分地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比如在第一单元里,Bobby用主要句型“ I’m Bobby”向Sam介绍自己时,其它的小老鼠早已吓得跑远了。第二单元它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操练句型“Are you…?”时Bobby抓到了Sam ,两人也是友好地大招呼。同学们都高呼: 好勇敢啊。这时我引导学生猜测Sam和Bobby今后的关系。学生异口同声 :他们一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提出疑问,小老鼠都怕猫的啊,怎么Bobby喜欢Sam啊。这时,学生马上说Bobby很勇敢,我们要向它学习,勇于结交新朋友,友好地对待身边的伙伴。看似简单的句型教学,却处处渗透着思想教育。 3、培养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训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说在教授 Unit6 Colours时,学生一开始会很疑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彩色的鸡蛋,这和他们平常生活中见到的太不一样了。所以当遇到和他们原本的生活认知不一样时,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看完卡通视频后,我展现了各种各样漂亮精致的彩蛋,并告诉他们关于彩蛋的文化和内涵。学生在了解以后非常感兴趣,在接下来的模仿朗读和角色扮演时都很主动。在教授Unit8 Would you like a pie?卡通板块时,hot dog 这个单词,我拓展了一些类似的重合词,如green tea, green hand, black sheep等,对于这些外国俚语,学生觉得很新奇,而这些语言知识点的拓展,对于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俚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4、对卡通板块的一些困惑和建议。 在教授这一板块时,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到底是应该偏向于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阅读能力还是语言交际能力。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只会模仿朗读,有的能进行分角色表演,而有的学生已经会自编后续故事了。我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级别的标准。其次,每单元的卡通板块都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可是每个卡通故事的连接性都不是很强,我觉得可以把这一板块变成一个卡通动画系列,分成第一集,第二集…。每一集都有联系,变成一个系列的故事,可能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在含有文化渗透的卡通板块可以适当地在书上加入一些西方文化的讲解。比如说彩蛋那一单元里有关于彩蛋的文化。而不要寄希望于每个老师的自主开发,这样会增加它的随意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觉得困惑的地方。 首先、个别单元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Unit5 Look at me!教学时,时间已经进入11月份,可是这一单元的单词还停留在cap, skirt, T-shirt,与这个时候的穿着完全不相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能让学生带着衣物上课,很不符合实际。 其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缺乏层次性、过高。(或者说对于乡村学校的学习要求过高。) 三年级第一学期的重头戏应该是字母,字母学得扎实了,单词的拼写与背诵便水到渠成了。在新教材上,字母要在Unit8才新授结束,可是现在的教参从第5单元开始就有了四会单词,到本学期结束,要求学生掌握30个四会单词。好的学生是完全能够掌握的,可是对于一些后进生,这不是加大这些学生的学习难度吗?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更低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从一开始就被拉大,导致有部分孩子一开始学英语的热情就被浇灭。尤其是乡村的孩子课外缺少父母的指导,想要一下子达到这样的要求,明显力不从心。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学生的字母基础打得还并不牢固,没有必要让他们背诵与默写单词,只要能熟练地拼读,达到三会要求即可。另外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让我们看到孩子在接触英语之后,大多数孩子无法正确区分中国的拼音和英文的字母以及更复杂的语音因素,很多孩子最后学会了英语,忘掉了拼音。让我们感到不能接受。 第三、Project的可操作性并不强。 书本设计的意图很好。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一单元综合运用学过的语言。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看到,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最后一单元:A puppet show。乡村孩子的综合能力有限,虽然也花了时间指导孩子来制作自己的puppet,但效果仍差强人意。学生自己制作的puppet不但人物都很单一,衣物更是不够多彩多样,因此表述也很有限。在场景表演时,puppt操作也很呆滞,还不如直接的人物情景扮演来的更真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