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船过水无痕
发布时间:2013-10-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马丽红

 船过水无痕

洛阳中心小学   马丽红  

那一年,我担任了二年级的班主任,成了一位孩子王。孩子们天真烂漫,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但是,在这些可爱的孩子中,我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麻烦王

    王明是个又黑又小的男生,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显得特别机灵,他很聪明,可是他就是那个让我头疼的麻烦王。上课时,王明从不认真听讲,趁老师讲课时专门捉弄同桌,每节课都要受到他的影响。下课后的他就是脱缰了的野马,调皮捣蛋的事从来少不了他,是课间的不安全因素。他不愿写作业,实在没办法必须完成时就胡乱写一通,作业本上的字迹模糊,就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蚯蚓,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得出写得是什么。于是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摆事实、讲道理,他听着似乎有些触动,一转眼就成耳旁风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就采用惩罚的教育方法,罚写作业、罚站、罚打扫卫生……不信他不听话。他倒好跟我打起了太极,我在的时候老老实实地受罚,趁我无暇顾及的时候就偷偷地溜了。  

我既生气又无奈,算了,我该做的都做了,已经尽心尽力了,像这种扶不起的阿斗随他去吧。可是看着他清澈的眼睛和稚嫩的笑脸,我的内心却平静不下来,他毕竟才二年级啊,这么早就要给他贴上无药可救的标签了吗?此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每次和李明的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他的父母总是说:“我们每天要加班,哪里有时间管他。再说,我们没有文化,什么也不懂,回家经常打他,打了也没有用……”一切都很明了了,其实王明怎么会天生就是一个问题学生呢?正是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评、责骂成了家常便饭,他越来越顽劣,那样简单的说理和粗暴的责罚又有什么用呢?我静静地反思我的教育行为,我从来没有认真地了解他,理解他的处境,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简单而粗暴,完全是陈旧迂腐的经验主义,可见我作为教育者的思维模式是多么固步自封。  

    上医医未病之病这句话启发了我,事后的惩罚不如事前的预防和引导,对于王明我应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耐心的指导。每次上课前,我事先给他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他就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做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和责任,玩耍胡闹的念头就少了。课后,我安排一些责任心强又比较有威信的学生,专门督促他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再痛痛快快地游戏,过上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的学习生活。每天放学后,我让他一个人教室里静静地看书,完成回家的学习任务,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他也勉强能全神贯注。我不再随意地责骂他,当他违反纪律,我只是很严厉地给他指出来,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我的真诚他感受到了,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对我的信任,顽劣叛逆的行为收敛了很多。渐渐地,他会学习多了,和同学们相处也友善了。我趁热打铁,特地在同学们面前好好地表扬了他,为他树立新的形象。就这样到期末考试那天,我鼓励他:今天你一定要认真考试,争取考到好的成绩。”“恩。他的目光有些羞怯,但是很坚定。几天后考试成绩出来了,他得了95分。那天,他笑得特别灿烂。  

    李明不是一个差生,不是一块朽木,他很聪明,只是在他的成长中,有一部分教育没有到位,养成了一些坏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果我恣意地对他批评、责罚,出发点是为他好,但是却把他的错误行为无数次地、无限地放大了,我们再也看不见的他的优点了,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懒家伙差生,这样的教育对李明来说是一个灾难,我也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何况是孩子呢。孩子们身上任何缺点、错误,不过是大千世界中一粒微小的尘埃,是他们成长道路中一颗拦路的小石子,我们可以举重若轻,若无其事地帮他们擦去,就似船过水无痕。引用一句话原来也可以不成问题,这是对我们教育者的思维模式的深深反思。  

    现在我已经不教王明了,他每次遇见我,都会看着我的眼睛认真说:“老师好!”此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