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3-03-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戈彩萍
教育的艺术
洛阳中心小学 戈彩萍
这是发生在上学期的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我到三(11)班上英语课,结果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翻页器竟然没了,问了一下班里的学生和其他两位老师,都说没看见,不知道哪里去了。班主任马老师是一位新教师,管理班级的经验还不足,在知道这件事后还没追究。当时我想,这翻页器应该是被学生拿去了,而这学生应该不是真的去偷翻页器,而是看见老师上课经常用这东西很有意思,就拿回家自己玩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要怎样让这个孩子把东西拿出来,而且又不能伤害到他(她)的自尊呢?我稍微想了一下,就对着所有的学生说:“同学们,这个翻页器是学校花了很多钱买来的,而且对老师来说用处很大。如果丢了,那老师上课起来就会很不方便。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老师知道,可能是教室里的某位同学觉得这东西好玩,自己拿去玩了。没关系,你可以悄悄地写一张纸条给老师,或者你可以自己偷偷的把东西放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你会成为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到了第二天我进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翻页器果真又回来了。到现在,学生老师都不知道这翻页器是谁拿的。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东西回来了,孩子也没受到任何伤害,而且我相信这个孩子再不会做这样的事了。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缺乏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认为私自拿别人文具、拿别人书等等不为偷,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用时方便,或者只是为了好玩,拿回家玩玩而已。作为教师,必须客观的对待他,不能主观的将学生就圈定为“小偷”,要了解他私自拿别人东西的动机,然后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是偷窃是可耻的,严重起来会犯法的,被别人知道了就难以得到他人的信任。最后促进学生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想想当时如果一定要把那个学生揪出来,批评一番的话,那学生的自尊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永远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教师应适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懂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努力寻求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