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语言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13-03-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静
品读语言的意境美
陈静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寓情于景。说得通俗点,就是用不同的景物构造出一种别致的氛围,你若置身其中便能体会到那种似有却无,说得清又说不清的情感,欲说还休,似是而非的朦胧美感。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回唤起不同的感受。
《春雨》这首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的是拟人化手法。诗人喜爱春雨,才能描绘出这样的意境。“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意境,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后来,这句诗多用来形容对事物潜移默化的作用。
“日出江花红胜火”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词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首先,红与绿,相对应的,相映成趣,色彩马上就得到渲染;其次,日与江是多么好的结合,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