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机会
有个小朋友,活泼好动,喜欢画画、折纸。小小的桌肚里总是塞得满满的、乱七八糟,从远处看去,试卷、白纸总是耷拉在桌子边角。看着这么乱的书桌,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隔三差五,我总是走过去提醒他,可是总没有效果。后来,我索性找了几个小朋友帮我检查他的桌肚,他们的检查的结果也是他经常没有收拾。
突然有一天,还没有上课,他跑到我面前,两颗眼睛哭的红红的,我没想到一向什么都不怕的孩子会哭。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个把他惹哭的原因竟然是“他们都翻我的桌肚!”,当然,他口里的“他们”指的是我安排的小小检查员。我刹那间觉得孩子们其实都一样,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喜好。我想这是个好机会,“其实,这些小朋友是帮助你,提醒你要把自己的桌肚整理好,老师为什么不安排给其他小朋友?因为他们的桌肚很干净,不用检查。当然,他们翻你的桌肚不对,但是,如果你的桌肚能自己整理好,我会和他们说不用检查你的桌肚。你会做到吗?”他点了点头,“会”。上课前,我把他的情况和其他小朋友说了一下。
过了一天,我发现他的桌肚比昨天整齐了一点,“呀!今天他的桌肚真干净!看来有进步了。”看到他那天上课也更认真了。 可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在那两三个礼拜里,我隔三差五就去提醒他。发现没有整理干净就指一指桌子,他很快的收拾起来;看到桌子整理的干干净净,当着全班的面提醒他。一天、两天、三天…..他越来越勤劳,越来越喜欢整理自己的桌肚。
某天,我发现有些人的桌肚比他糟糕了,在全班点出了那些人的名字。他对我说:“老师,我来帮你检查吧。”“恩,好的。”他终于越来越负责任,小小的本子上写上了两类人,一类是桌肚干净的,一类是桌肚糟糕的。
习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每天时不时的去关注它,那么它才会成型。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地训练才能养成,只有通过建立起来的行动能够成为自然的行动才能说是已经培养了一种新习惯,因为它已经融入你的生活中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