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反思减负
发布时间:2013-03-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丽娜

 

反思“减负”
洛阳中心小学 秦丽娜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功利主义的影响,分数早已像股票一样被炒到不恰当的高度了。应试教育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教育工作者自己。减负,当然也解放了教师。减负虽已提过多次,效果却总是让人沮丧。
国家教育部采用行政手段抓减负,大概是我初中时候的事情。“孩子太累了”“解放学生”“一定要为学生减负”……这是温家宝总理在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会议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并反复重申的话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鸣。
最近又听到“减负”二字,我又陷入沉思。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弄清楚,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的局面。
什么样的负担应该减去?不是每一个人都明白。我认为,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负担应该毫不犹豫地减掉,像为了追求高分,过多过滥的练习都属此行列。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至少对学生中长期发展没有积极意义的负担,也应该设法减去。
很多人说减负应当是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解决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问题。那么我们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质量?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追求全面质量。除了学科教学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有些技能训练,眼前看来的确有较高的水平,但半年或一年之后就显示不出其优势,这就不是真实的质量。
作为刚上教育岗位没多久的我,也正在不断地学习中。如何抓好质量又减轻学生的负担呢?我觉得:第一,要明确质量目标。像我校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统一认识是非常好的做法。第二,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目前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研究得不够。第三,要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双基”是应该抓扎实的,尤其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落伍,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抓。
第四,补差补缺。更要紧的是要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对那些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要持久地、深入地做好工作。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能体现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第五,要研究评价。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手段评价教师,就要有全面的评价标准。
    我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从学生时期过来,自然也深知作为学生的“痛苦”,但是“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精神、“减负”不减质量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 ,还需要不断磨练。
        以上是我对“减负”的肤浅思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