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邵萍,朴实培育“洛小花”
发布时间:2011-02-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芳英
学习吴邵萍,朴实培育“洛小花”
寒假里,工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吴邵萍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不断学习,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幼儿教育,踏实钻研,才能把幼儿教育的全貌看得更清楚,干得更出色。”难道我们的小学教育不也是这样吗?
27年来,吴邵萍老师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洛小这样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不能像吴邵萍老师那样取得优异的成绩和相应的荣誉,但我可以学习她那种扎实、肯苦干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在洛小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朴实培育出出色的“洛小之花”,让“洛小花”流光溢彩!
“爱”,是吴邵萍老师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爱”也是我工作的基准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我工作13来,我也不断地在反思,也对学生寄予深情厚爱,但却又太急于求成,每当学生在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会很失望;若学生还背道而驰时,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对学生“猴急”。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深地明白:我对学生的爱还太浅太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只有对学生付出大海般宽而深的爱,才能让学生畅游其中!才能让学生取得一定的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师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师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朴实扎根于“洛小”,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营业员般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学”也是我成长的伴侣!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我自己深知:我其实是一个不聪明的孩子,只在中考那次考到过全校第二名!但我一直对自己说:天才=99%的勤奋+1%的天赋!于是一步步艰辛的跋涉,终于成长为今天的我!也取得了小小的收获,在2008年被评为常州市第八批学科带头人,2010年终于加入小中高的队伍。但与吴邵萍老师相比,还需撒开双腿,奋力奔跑。细细想想,还是自己的“惰性”太强大,对工作有点按部就班,缺少开拓创造新的动力与压力。要想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学期每天中午的阅读安排,就为我们创设了很好的阅读环境,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起来。“不进则退”、“居安思危”才能走得更远!
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许不能如吴邵萍老师那样对教育事业“博爱”、“厚爱”,但平凡的我可以扎实、踏实、务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我的每一位学生。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作为一名当代社会教师的我更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教书。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