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分数之外的品质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10-12-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祥娟
培养学生分数之外的品质至关重要
一个学生要想成功,除了分数,还要培养很多其他的品质。这些品质更多是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结果。
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除了分数,还应该培养什么呢?
1、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心情,培养孩子快乐健康的心情,培养孩子对生命、对社会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个心灵不开阔的人怎么能成功?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从小培养一种感觉,一种希望穿过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感觉。当一个人的心能被带去远方的时候,他未来的脚步一定能走得更远。
现在的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老师只关注和表扬班级前十名的同学,成绩落后的同学就处于被放弃的状态。前十名的同学当然可以赞扬,但是这些学生之所以能排在前十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鼓励能力和自我推动能力相当强大,已经不需要太多外在的鼓励。一个优秀的人听到的鼓励多了反而容易失去自我。所以,很多好学生每天被老师表扬,到最后尽管学习成绩仍然很好,但心态已经失衡,一个人的心态坏了,一辈子就坏了。
我们老师要学会鼓励全班最后十名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是笨的,他们只不过是自我推动力较弱,需要老师在后面推一把,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左看右看也没发现落后学生身上有优点。有个教育专家说: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就不是合格的老师。最简单的,可以夸他今天的头发真漂亮。因为生命就是给人一种信心,给人一种感觉,给人一种美好。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有一个特点,如果他们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
2、教育还要培养孩子的读书精神。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学知识,而是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知识全面、心情愉快的人。学生读课外书籍是一件好事,我们老师要积极引导。不要因为布置作业过多而忘了提醒学生博览群书。
3、教育就是给孩子有尊严的学生生活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那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尊严地活着。要创造一个有尊严的社会,必须让每一个人首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中国社会中,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学校里做到这一点。在学校里,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地活着,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老师用爱心来管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最忌讳的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训斥、怒骂、指责、侮辱。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家长不会说话,老师不会说话,学生跟着一起不会说话,一说话就伤人,一说话就不尊重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
总之,我们做老师的,要培养孩子的心情,培养孩子充满诗意、热爱生命的精神,培养孩子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挫折都对未来充满信心,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到生长在这个社会里是有尊严地活着的。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