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精品教案>>文章正文
《花瓣飘香》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3-04-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亚兰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李亚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一天知道会迎来什么节日吗?
有一位同学写了一首小诗献给妈妈,作为三八妇女节送给妈妈的礼物。(出示小诗)
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小树苗,
妈妈,您就是那肥沃的土地,
让我茁壮成长......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
妈妈,您就是那广阔的天空,
让我发出光芒......
假如我是一匹小骏马,
妈妈,您就是那辽阔的草原,
让我尽情奔跑......
妈妈,我爱您!
谁愿意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诗句。
你们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许多同学都想到了送妈妈一束鲜花。是啊,瞧,这些花儿多美丽!(欣赏)花儿象征着美丽,寄托着祝福,是我们表达情意的好方式。有一个小姑娘也想送花给妈妈,可她送的仅仅是一片月季花的花瓣。(板书:花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微小的花瓣却散发浓郁的芳香,(板书:飘香)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吧!揭题:6花瓣飘香
二、初读课文
过渡: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不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吗?
好,预习的时候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为了能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更好地理解课文,让我们先扫清课文中的拦路虎。
课件出示:身 花 着 着 惶恐 不得 
事(惹是生非) 事 不知所(错) 眼
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
1、请学生逐个读,相机正音
舍(多音字)舍弃 舍不得;房舍 退避三舍
完成选一选(出示课件)
2、齐读
3、你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了吗?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呢?现在请你来当当小老师,现场考考别人,好不好?
理解词语。
1)口头组词(向下,低头,与相对)做的动作,出示词语做动作(~身、~视、~首)
2)“眼眶”:说说眼眶是哪部位?是眼睛周围的边缘(边讲解边比划)拓展认认形近字:相框、箩筐。
3)“惶恐”这两个字的偏旁都和有关,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害怕)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惶恐?(干了坏事后)你有过这种经历吗?你当时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演一演。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指小女孩害怕大人责怪而表现出的神情。
4)干了坏事后,心里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不知所措)。(提醒学生不能写成错)措:安排,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课文中指小女孩摘了花瓣被人发现后那种受窘的神态。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人会不知所措,谁能用“不知所措”说句话?
例:看到孩子被坏人绑架了,那位母亲急得不知所措。
在学校闯祸了被妈妈知道后,他不知所措。
(5)惹事与惹是生非(惹是非)不要弄混
4、拦路虎被我们扫除了,现在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课文段落?
出示要求,指名读。
课文的第4—9自然段,是“我”和小女孩的对话描写,你能和你的同桌分角色朗读这几段吗?先分好角色,只读对话的内容,注意提示语中的提示。
“可能有点紧张,希望你下次准备得充分点,先请坐。”
“读得真好,可以看出来你预习时一定很认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
“你读得不仅很流利,还很有感情,相信你已经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划出来)
1、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我们可以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段。
2、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老师给你一点小小的提示,(出示填空)小女孩摘(   给(     )的事。
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懂事的孩子。
默读课文,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4、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5、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地品读。
五、指导书写
教学生字。出示生字。齐读。
我们知道,惶恐是与心情有关,所以惶字的偏旁是竖心旁,恐字的偏旁是心字底。
1)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皇帝的皇。教师范写。
2)恐:上下结构,上面是巩固的巩,下面是心字底。教师范写。
 3
、还有一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错去掉金字旁加上提手旁)教师范写。
 4
、学生摆好写字姿势,描红,教师巡视。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