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精品教案>>文章正文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2-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新英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学习12课——《姥姥的剪纸》。
2、剪纸,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剪刀和彩纸完成的一项民间艺术。剪纸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是在喜庆或者过节的时候,人们把剪纸贴在窗子上作为装饰,这种窗子上的剪纸也叫做窗花。)
“姥姥”,在我们南方好像不太听到,指的是谁?哪儿的人会这样称呼呢?
3、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带有浓郁的北方气息。(出示:小屯、啥、择菜、薅草)你能把它们换成我们南方人的说法吗?齐读。
4、读着这些词语,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欣赏——姥姥的剪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认真轻读全文,读准每个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词语:

 
(1)第一组:心灵手巧 无所不能 啧啧赞叹 深入人心 
文中用这些词赞扬了什么?(板书:高超技艺)
你能选用这些词说句话吗?
(2)第二组: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身心入境 悦耳至极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 熟能生巧
 两行分别形容谁?谁能说出“刁难”“身心入境”的近义词?
这里面还有一对反义词,能找出来吗?
小结:在我的刁难下,奶奶尽情地展现着她剪纸的技艺。(板:展现技艺)
(3)第三组:牛驮小兔 牛兔啃草 各式各样 生肖
你知道文中姥姥和“我”的生肖是什么吗?再读这组词,透过字面你还读出了什么?(板书:祖孙情浓)
 (4)齐读这三组词,完整感受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了解内容。
1、速读全文,找出这三部分分别对应的段落。(分段)
2、最后一节自成一段,它写了什么?也给它加个小标题。(剪纸传情)
3、读小标题,然后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1-3,体会高超技艺。
1、这堂课,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默读1-3自然段,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找到了吗?(“都”,说明姥姥剪纸特别好,很受大家喜爱。)
每当我在屯子里玩耍,一抬头看到这家窗户上贴着姥姥的剪纸,那家窗户上也贴着姥姥的剪纸,心里肯定特别——(自豪),你能读出这份自豪吗?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
这句话怎么理解? “无所不能”说明姥姥什么都会剪,技艺高超。
(3)“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用一个字来赞一赞姥姥的手艺,那就是——神。什么意思?组个词理解(神奇);换个字理解(绝)。
从哪看出“神”呢?剪什么像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姥姥真是“神”哪!
让我们和村里人一起来啧啧赞叹一下好吗?齐读。
文章的题目是“姥姥的剪纸”,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村里人评价呢?
(4)“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
(说明要什么就能剪什么,无所不能。)
4、下面,让我们齐读1-3,从读中去回味姥姥的高超技艺。(配乐读)
5、同学们想看一看姥姥的剪纸作品吗?你看,这是……
说话练习:看了这些精妙绝伦的剪纸,我真想说:    
五、总结设疑。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姥姥神奇高超的剪纸技艺。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介绍姥姥的剪纸技艺吗,在剪纸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份怎样的情感呢?(板书:情?)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  一(1-3) 高超技艺    
七、作业。               二(4-6)展现技艺
1、读熟全文。      姥姥的剪纸   三(7-12)祖孙情浓     情?
2、抄写词语。              四(13) 剪纸传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