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精品教案>>文章正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PPT
发布时间:2012-0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祥娟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PPT的形成
活到老,学到老,等到用时还觉少。这话不假。本周,我校开始课堂教学考核,我虽然身体不适,但课还是得准备。今天,课堂考核没有抽到我,我还是按照考核课的要求上了一堂课,自我感觉,这课教学设计还可以。最值得自豪的是,一直不会制作PPT的我,在本周学会了制作PPT,这堂课的PPT,在青年教师设计的基础上,自己进行了修改,使用下来,效果还不错。一堂课让学生收益颇多。这让我很是高兴。下面就是我设计的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
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孔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2、过渡我们和叶老一起来到洞口,自由读第4节,洞口和外洞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划一划。
3、交流:
(1)、洞口宽,外洞大。(注意结合PPT讲解)
(2)、小结:作者采用打比方、列数字的方法形象写出了洞口和外洞的宽、大。让我们读一读。齐读。
4、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你是怎么理解的?
孔:说明小。隙:说明窄。孔隙:又小又窄的地方。
(1)自读第5小节,说说孔隙给人怎样的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交流:
●船小——“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从“仰卧”体会出什么?(矮)
“再没法容第三个人”体会出什么?(窄)
“窄”“矮”都是船小的特点,船小就可以体会到孔隙的小。
●行船的方式——
为什么要工人两头拉二而不用“划”?(孔隙中再也没有空余的地方了)
●乘船的动作——
结合“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讲解。
哪个词最能体现孔隙小?(贴)能不能换“靠”?为什么?
小结:“贴”字用得太好了,从作者乘船的动作也可以体会到孔隙的小。
●乘船感觉——
结合“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为什么会有“挤压”的感觉?
(2)小结:孔隙中,随时都有撞破额头、擦伤鼻子的危险,随着小船在孔隙中慢慢地行进,这样的水石奇观,这样的紧张惊险刺激,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
5、欣赏了一路上的美景,感受到了外洞的宏伟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紧张惊险刺激,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观呢?默读第6节。
读后交流:
内洞特点:黑、奇、大
从哪可以看出来?
(1)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
(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过渡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5)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6)感情朗读。指读。
6、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描写时,又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详写了孔隙、内洞的特点,略写了一路见闻、外洞特点,每一个地点的转换又能恰当地用好过渡词、过渡句。作者就是这样把一次游玩写得这样精炼生动。
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1、还记得你游览过的有趣的地方吗?用课文中学到的写游记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地方。
2、写一篇导游词。
板书:
                                  一路见闻
                                 洞口  高、宽           打比方       融情入景
                                外洞                      列数字
                                              船小          借比
记金华的双龙洞                 船的进出方式               巧抓特点
孔隙     乘船动作     举实例
                                               乘船的感觉                有详有略
                                内洞  黑、奇、大       举例子
                                                                     列数字      总分有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