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精品教案>>文章正文
22理想的风筝
发布时间:2011-05-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吉红英

 

22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吉红英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撒、转”。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酸涩、倘若。
3、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知道是什么课文吗?大家一起说。都预习了吧?
二学习字词:
1、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来,每人写一组词语,下面的同学要听写全部的词语,也要一组一组地写,听明白了吗?哪四位同学愿意上来听写。
2、            听写词语
瓦片    蜈蚣   燕子           眯眼    撒手   追赶
膝下    旋转   拐杖           酸涩    激动   思念
3、读识词语
①你写了第一组,能否发现这一组有什么联系?
ⅰ都是写风筝名称的,同学们在全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课文中共写到了“风筝”这一词11次,真是印象深刻呀。
ⅱ写这个“筝”字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部首。
②你写的这组词,你发现有什么联系?
a是告诉我们刘老师动作的词。
B“撒手”的“撒”字这里读,还可以读做什么,组成什么词?
③你写的这组词,你又发现有什么联系?
a是告诉我们刘老师是一名左腿残疾的人。
B“膝下”的“膝”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
C“拐杖”这个词,在文中有的地方,还叫它什么?
④最后一组词,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联系?
A都是写学生们心情的词。
B“酸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样一写,大家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是不是就明白了?所以我们平时预习时,如果有可能大家也可以将有联系的一组词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学习起来就印象深刻了。
再听写一个词:倘若。理解这个词。
三初读课文
1过渡:通过刚才我们对这篇课文词语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回忆刘老师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给你留下了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轻轻地读读,在给你留下感受的那一部分课文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读文,然后交流感受。
3好,这是个感人的故事,这是个令作者一生难忘的故事。特别是刘老师春天放风筝的情况,更让作者记忆犹新,你们找到这个部分了吗?我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这部分。
4练习朗读
6小节,你读这一小节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这句话中哪些词?为什么?
7小节请个同学来读读看。你是怎么读这一小节的?
8小节,请个同学来读读看,其他同学注意听,是不是和你读这一小节感受一样?(进行评价)
9小节谁来读?读得怎么样,谁来说说?这一小节的第一句话有些长,谁再来把它读好。齐读。
四了解作者,课堂练习
1读着这一部分,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活生生的刘老师就在我们面前,这可都归功于这篇课文作者的生动的描写。你们预习的时候,注意到这篇课文的作者了吗?
2他是谁?你们对他了解有多少?
3苏叔阳,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远离家乡,所以文章中提到有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他的一生写下许多优秀作品,大都生动感人,描写细致。《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也同样如此,让我们来读读12小节,看看你觉得他哪些词句写得好!
齐读、交流
确实是用词精当,那么老师的这个填空你们都找到它们的答案了吗?
   )的风筝      )的冬季      )地思念    )地飞跑

美好的春光,勾起作者不尽的回忆,下一节课,我们还将伴随着作者再次走进这个故事,去体会这个令人回味的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