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04-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丹萍
分类统计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朱丹萍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94页、95页,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一、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你瞧!(课件出示图片)
二、教学例题
1、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2、要想知道参加“长跑、跳高”项目的各有几只,可以按“比赛项目”的不同来分类(出示统计表一);要想知道“狗、兔、猴”各有几只,可以按“动物种类”的不同来分类(出示统计表二)。
3、想一想,我们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按顺序数,边数边作记号,数完后要仔细检查)
4、独立完成统计表。
5、交流、汇报:“合计”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核对,找一找错在哪?并改正)
6、刚才,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分一分、数一数的过程就是我们学过的“统计”。
请比较一下,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同桌讨论)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两张统计表分别是按照“项目”、“动物种类”这两个不同的标准先分类再统计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板书课题)
7、那么这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合计为什么会一样?(小结:因为不管按什么标准分,小动物的总数是不变的,所以合计是一样的。)
8、通过观察,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小结:看来,统计表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统计的数据)
三、巩固练习
(一)想想做做1
过渡:经过激烈的比赛,小动物们到休息室去喝水,休息室的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杯子(课件出示图片)
1、仔细观察,这些杯子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2、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①生:把有把的放在一起,没有把的放在一起
师:你是按形状来分的,把有把的叫有把杯,无把的叫无把杯——课件出示
②生:2元的放在一起,3元的放在一起,4元的放在一起
师:你是按价格来分的,可以分为2元、3元、4元
③生:有盖的放在一起,没盖的放在一起
师:你是按有没有盖来分的,可以分为有盖杯、无盖杯)
……
当然,刚才小朋友还说到了许多其他不同的分法,那些也都是可以的,今天先让我们来研究这两种分法。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翻到95页,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5、指名一生展示统计过程。提问:他统计的好吗?好在哪?
(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这样不容易遗漏,也不会重复;一遍数一遍做记号,而且第一次用一种记号,第二次用另一种记号,这样便于我们检查;合计是要算出来,不能随便写)
6、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7、小结:这两张统计表分别是按照“形状”、“价格”这两个不同的标准先分类再统计的,但是合计是相同的。
8、老师有一个问题“有把杯多还是无把杯多?”你是从哪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你也能提一个像老师那样的问题吗?要想解决他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哪张统计表?
小结:看来,分类统计还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方便呢!
(二)想想做做2
过渡:小动物的休息室布置的非常漂亮,墙上贴了许多图形(课件出示图形),这些图形可以按哪些不同的标准来分,先自己想一想,再对你的同桌说说
1、谁来说说你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把三角形放在一起,正方形放在一起,圆形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按形状来分
生:把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绿色的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是按颜色来分的)
2、你能根据你观察研究的结果完成这两张统计表吗?因为图形比较多,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完成这项统计工作。
3、交流、核对:(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他统计地对吗,谁能一眼就看出他统计错了?
小结:合计还可以帮助我们检查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①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错误的原因,请你把------再认真地数一遍
②看来这位小朋友还要细心认真地去数一数,其他小朋友在做统计工作的时候要认真细心
③这位小朋友在计算时出现了错误,小朋友还要在计算上多下功夫)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都会用到分类统计,看,这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图,想想可以按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等待),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然后两人一起完成这张统计表,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
合计
|
|
人数
|
|
|
2、学生展示统计结果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统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些事物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但它们的总数是一样的。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