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0-1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霞
《金子》(第一课时)
洛阳中心小学 秦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随文理解部分新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感知课文每段乃至整体大意,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4、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提问题,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激趣导入。
1、你有梦想吗?
2、有个年轻人,也有他的梦想,他的梦想和金子有关。(板书:金子)读题:看到“金子”两字你想到了什么?
3、因为金子十分贵重,所以许多人都想用通过淘金来致富。他们在发现金子的地方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在淘盘将淤泥洗掉,找出淤泥里的天然金沙。像这样的人叫——淘金者。
4、教读主人公姓名: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淘金者,先熟悉一下他的名字,谁来读?(出示“彼(bǐ)得·弗(fú)雷特”认读)
(1)教“彼”:谁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记住“彼”字?
(2)彼得·弗雷特姓什么,叫什么?名和姓之间用圆点隔开,读时要稍稍停顿,谁来叫叫他的名字?课文后面亲切称他为——彼得。如果你到欧美,可能会叫什么?
5、那么这个彼得是怎么实现他的梦想的?让我们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看课后两会字和生字,每个字读两遍,同桌互相读。推荐同桌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出示词串)指名读。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不甘落空 默默挖掘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实现梦想 不无骄傲 找到真金
3、分行出示学习:
(1)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指名读,正音。“兴”是一个多音字,另一个读音组词。
词语读好了,句子能读好吗?我们把这些词放到句中读一读。(出示第1句,指名读)
指导读好长句,不破词断句。(出示节奏)
“蜂拥而至”你明白吗?读了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什么?(出示图片理解本义)课文中的“蜂拥而至”指什么?你来朗读。想象画面能帮我们理解一个词语,联系语境能让我们把词语理解得更透彻。
结果呢?(出示第2句)个别读,理解“一无所获”,淘金者多么失望、扫兴。
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指导用“谁+干什么+结果”概括意思。
由希望到失望,男女生分读第1节。
所有人都失望地离开了吗?你从第一小节哪个词语看出来?理解“绝大多数”。
(2)不甘落空 默默挖掘 埋头苦干
圈出“甘”字,这个字有意思,画舌头,像什么?放上一颗糖,感觉怎么样?后来发展了,又有了新的意思,愿意,乐意。提示“不甘落空”就是“不愿意落空”。
(出示第2节)指名读。“落空”用这一小节中的话来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也就是第一节中说的“一无所获”。
你发现这些词都是写——彼得挖金子的,读好词串。(勤恳、努力)
这一节又告诉我们什么,谁用刚才的方法来说说?
(3)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这些词你都明白吗?(根据学生回答学习)
“倾盆大雨”大白话就是:形容雨很大,谁能换个词,倾盆大雨后带来了怎么样的结果?书上是怎么写的?找一找!
“若有所悟”你理解吗?要弄懂它只要理解“若”和“悟”就行了。若有所悟呢?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词语。
(出示第5节)谁来读好。(心理过程、“……”稍延长)
这些词出现在第3-6节,默读,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指导看看老师的词语)
(4)实现梦想 不无骄傲 找到真金
(出示第7节,指名读)
“不无骄傲”是什么意思?(非常骄傲),那非常遗憾可以怎么说?非常自豪呢?谁再来不无骄傲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读得真棒!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彼得的心声。(齐读)
4、小结。
三、梳理文脉,概括大意。
1、故事读到这儿,你能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大家把这些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快速读一遍课文,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出示词串填空)
彼得去淘金,起先 ,后来
终于 。
2、自己练说一下,你可以借用老师的这些词语提高你的发言质量。(指名说)指导把“彼得获得真金也就是实现梦想过程”说得稍微详细些!
四、对比朗读,引发质疑。
1、真是替彼得高兴!最终他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取了财富!(出示2、7两节)
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质疑。(重点板书:金子?真金?唯一?)
五、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看来,同学们的问号还很多。带着这些问题课后再用心读读课文,相信大家对彼得会有更多的认识,对“金子”也会有更多理解。
2、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
板书: 22、金 子?
真金?
唯一?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