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精品教案>>文章正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1)吴婷
发布时间:2010-1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婷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武进洛阳中心小学  吴婷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  让学生在课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  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整体感知古诗  

1、齐背《静夜思》。李白思乡之情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属于王维的思乡之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2、释题:  

1)这里的“佳节”就是——( 九月九日 重阳节)  

  2)那是一个美好的、团圆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加倍地思念亲人,再齐读课题,读好它。【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的节日里王维更加思念在山东的兄弟【出示诗题:《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人们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呢?读一读23自然段。   

(①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望远。【这是长安人过节的方式】②以前在家乡时……是多门让人高兴啊!【这是故乡人过节的方式】)【出示这两段话】  

  2)这两个地方过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呢?(登高望远、头插茱萸)  

  3)登高望远、头插茱萸,这就是重阳节的习俗,就像我们春节要吃年夜饭,要拜年一样。看【出示茱萸图片】这就是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代的人认为重阳节戴上它可以驱邪避灾,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心愿。  

二、体会“热闹”  

1、重阳节热不热闹啊?(热闹)  

2、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了“热闹”?(登高望远、欢度节日、扶老携幼)一家老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  指读   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扶老携幼 多么幸福啊一起来读——扶老携幼。  

3、(1)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此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兴高采烈)  

  2)为什么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那么的兴高采烈?(团圆的日子)  

  3)让我们投身其中,好好地感受兴高采烈的心情。 齐读  

三、是呀,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到处都充满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当家家户户在欢度节日时王维的心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快速地读读课文(15岁那年……  

115岁,和我们现在上初一的孩子一样大,就已经离开家乡两年了,如果是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孤独,寂寞,想家……  

2、对,你们走进了王维的心里去了。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念送进语言文字中,用我们动情的朗读来表达吧。 齐读  

   读的太好了,“已经两年了”:我听出了,那是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啊!分别的时间太长了,没有电话,没有网络,能不思念家乡吗? 齐读  

   “两年”啊,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 齐读  

   你离家的时间还不够长;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不够农,不够深;漫长的时间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再次齐读  

3、  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长安就是异乡,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走很长很长的路才能到家。此刻的他,身处热闹的佳节,却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4、  【出示词语: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冷冷清清、孤孤单单、孤独无依】看,此刻王维的心情只有这些词语才能表达,谁来读一读?指读  

5、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男生读热闹的句子,女生读王维的孤独。【合作读第二节】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五、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什么  

1、看到长安的人们一家团聚,欢度重阳,王维不禁想到家乡的亲人们也是这么过重阳节的啊(出示:王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心情?(思念亲人)  

2、仅仅是思念亲人吗?(不是,还包含对家乡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已经是很遥远的快乐了。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和家人【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包含着什么?(思念、孤独、遗憾)  

5、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此时不仅王维一个人在饱尝思亲之苦,他的兄弟们也正思念着王维。当他们头插茱萸,登高希望,却发现独独少了王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们来回味王维无尽的思绪吧,(男女合作读第3节)  

7、长长的思绪,深深的思念,就是“思绪万千”。这万千的思绪化作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出示古诗】谁来有声有色的吟一吟?指读  

七、拓展升华,体会“思”之深切  

1、王维仅仅在美好的重阳节思念亲人吗?不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想啊,念啊,曾经这样问过来自故乡的友人。【出示《杂诗》】  

2、朋友啊,你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有没有看到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学了《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王维仅仅想问家乡的梅花吗?他还想问什么?(家乡的亲人、朋友还好吗)  

3、一草一木总关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连家乡的梅花也是深深的思念啊!轻轻地吟诵这首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懂。  指读(配音)  

4、所有的这些都凝成了一个字——板书“思”,如今王维的这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了经典,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所有远离家乡的人都会这样深情的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作业布置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像王维这样的大诗人写的思念家乡、亲人的诗。  

九、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客              异乡  

                     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