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案(朱文琴)
发布时间:2010-1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文琴
《山行》
洛阳中心小学 朱文琴
教学目标
1、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写诗的情感。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古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背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洞庭、枫桥夜泊、夜书所见)
师:在诗人的笔下秋天是迷人的,那你知道秋天又哪些美丽的风景?-----------
师: 是呀,到了深秋,满山遍野的枫叶,一片火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山上的红叶,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仰天风光——香山的枫叶)
师:你们感觉这怎么样?一起说。
生:很美。
师: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
生: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画下来。
师:说的真好,让诗人看到了——
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投影:杜牧简介)
板书:山行(杜牧)
师:“行”你是怎么理解的?“山行”呢?(在山上行走)
那么诗人在山上行走都看到什么呢?
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
板书: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的?(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诗人被满山的枫叶吸引住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诗中这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说明诗人不再行走,要在这里观赏一下枫叶。(板书)
师:是啊,我停下来,是因为喜欢这美丽的枫树林,那你知道枫林美在哪儿吗?(霜叶红于二月花)
你能给大家讲讲这句话的意思吗?(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诗句的大致意思大家是知道了,句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红于、晚,词下加点)有谁知道吗?
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这美景?
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不是一片枫叶,也不是一棵枫树,而是一大片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一样的枫树林,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加绚丽,更加红艳。此时此刻,我们不禁会想到春天那满山遍野的红杜鹃来,与它相比,实在是逊色不少,难怪诗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起这句诗——(学生齐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句诗大家通过合作,学习的真不错,那前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寒山”是深秋时的山。
为什么把秋天的山称为寒山呢?
深秋时节,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山上爬行,此时你看到满山枯黄的树枝杂草,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一种荒凉的感觉。)看到树木枯黄了,光秃秃的山,让人感觉冷嗖嗖的。所以叫秋天的山叫寒山。
生:“远”是深远的意思。“石径”是石头小路的意思 。“斜”是倾斜的意思 。
师:谁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师:说得真棒。
师:这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哪里呢?我们顺着山路往上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生:我看到了白云。生:我看到了山很高,都高耸入云了。
生:我还看到在山顶上隐隐约约还有几户人家居住在那儿。
(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生:虚无缥缈,就像是人间仙境。那么“生处”是——
生:我看到了白云。生:我看到了山很高,都高耸入云了。
生:我还看到在山顶上隐隐约约还有几户人家居住在那儿。
(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生:虚无缥缈,就像是人间仙境。那么“生处”是——
生:生处是飘浮的意思。
师:那白云生处呢?
生:白云飘浮的地方。
师:那对这句诗是怎么的理解?
生: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师:真不错。这首诗,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那我们一起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行吗?
师:说得太好了。通过我们合作学习,已经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了诗意。现在,让我们结合对诗的理解,再来朗读这首诗。
读诗讲究抑扬顿挫,老师试着给这首诗加上了停顿符号。同学们,请看“︱”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当然,你有不同的停顿方法也行。
(在黑板上标示: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谁能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加上了感情。
师:听得真仔细。是呀,读书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那么,我们就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大家都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我们学古诗应具有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诗中写了许多景物,你觉得哪处景物最美呢?
生:枫叶。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还非常红。
师:你不光看到他的外面,还看到了它的生命力。
生: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它外表虽不美,但是它把自己埋起来 ,让人们从他身上走过,默默地让人们完成一天的旅途,而不求任何报酬。
配乐朗诵:请同学们小声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美丽的景物。
配乐:《秋日的私语》(钢琴)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随着第三段音乐,这时在你在脑海里会出现了什么图画呢?
师:看到同学们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我都不忍心打扰你们。好,谁想说出你心中的图画?
生:满山遍野,全都是一片红色,小鸟飞来飞去,一股股清泉,山间飘着几朵白云,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师:远景渗着近景,淡雅掺着红叶,诗人看到此景,已陶醉。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把它留住?生:我要用数码相机把它拍下来,然后放在自己的相框里。生:我想写一篇最优美的作文来描写它。生:我想用画笔把它画下来。
那好,现在让我们作个小画家,请看这幅插图,与你们心中的图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这幅没有房子,没有小路。如果让我来画,我会画上小鸟在唱歌,还有些游人在尽情观赏,加上几朵飘浮的白云。
生:画上一些绿草地,一大片的枫叶。
总结:同学们真不愧是小画家,提出了这么多合理建议,课后,把你们心中的图画画下来。这节课通过我们独立学习,在小组内当小老师等方式理解了这首诗。通过学习各抒己见,谈心中的画,我也是小画家等活动对这首诗进行了探究,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我相信利用这些方法,你们一定会学到更多、更优秀的诗篇。
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5.拓展活动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