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发布时间:2010-1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英
15.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洛阳中心小学 陆英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姓,形”。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姓,形”。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学重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吗?
(板书:禹治水。)
(展示生字词图片)请大家自由读图片上的生字词。(齐读)
现在老师把上面的拼音都去掉,你还能读正确吗?谁来试一试?(指读,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那你还记得《大禹治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洪水害得老百姓(),()带领老百姓(),()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了洪水。”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3、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4、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出示图片)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生生、师生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3、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4、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出示图片)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生生、师生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
出示:禹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
这个决心下得好!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指名读。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指名读。
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要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
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多数不清。谁来读好这个词。
出示: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渴了……饿了……累了……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现在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
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
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
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意志坚强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意志坚强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
你听了,觉得大禹又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智慧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读第三小节。
1、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读第三小节。
1、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
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
出示: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
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
(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出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连一连)
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五、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学习几个生字。
出示:姓 形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比一比,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后鼻音)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吗?(笔画)
出示:治 制
板书设计: 意志坚强
大禹治水 智慧
(代代相传) 无私
板书设计: 意志坚强
大禹治水 智慧
(代代相传) 无私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