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案
发布时间:2010-1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建军
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案
蒋建军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伸出手张开,问:有几个手指?有几个空档?如果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能夹几枝笔?(板书: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
2、请4名男生和4名女生排队,要求: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全都排着符合要求吗?怎么办?(排成4男3女)他们是怎么排的,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
交流表示的方法。师:这样的排列方法叫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索规律
1、出示教学挂图。
(1)在图上找一找,有没有像刚才男生和女生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交流。能不能用一句话描述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2)这些一一间隔排列有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规律?同桌合作讨论、探究。
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名称: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
(4)归纳出“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运用规律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提问:“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相”可知什么?
各自解答。交流。
把上题改成:马路一边有25个广告牌,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该怎样解决?
2、(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提示:一根木料锯1次,能锯成几段?画图理解。那锯3次能锯几段呢?为什么?
(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四、拓展规律
1、把前面表演过的4男4女再次请上台。思考:有什么办法不多加一名男生或者不去掉一名女生,使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围成一圈)
归纳:当围成一圈时,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同样多。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提问:为什么桃树也是75棵?
五、总结规律。
六、巩固规律
1、下列各组中都是一一间隔排列,请你根据提示填空。
(1)√×√×√×√×……√×√×√×√
“√”有15个 “√” 有( )个
“×”有( )个 “×”有34个
(2)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男”有51个 “男”有( )个
“女”有( )个 “女”有66个
(3)○和●围成一圈时,当○有25个,●有( )个;当●有100个时,○有( )个。
2、字母A与B一一间隔排列,如果A有5个,B是几个?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再次总结规律)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