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
发布时间:2010-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体会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大象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是它的生日,它的好朋友都来了。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观察场景图。
师:大家看看,大象的好朋友有哪些呀?
指名说出大象的好朋友有猴子、小猪和小狗。
引导说说小动物在哪里。(小猴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地上,还有一只小狗在妈妈的口袋里。)
2、分一分。
师:大象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心里非常高兴,想给它们准备一些吃的,可是,它一下子搞不清楚来了几家,每家来了几只小动物。咱们想想办法好不好?
我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分好不好?(板书:分一分)
提问:我们刚才看了,一共有几种动物呀?
引导学生说出有3家,分别是小猴家、小猪家和小狗家。
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大象一看就知道来了几只?
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
3、排一排。
分别给小狗、小猴、小猪排队,在情境图上找一个什么动物,就贴一个这种动物的头像,直到把情境图中的动物都找完。
4、观察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把大象家来的客人先分了一分,分成了小狗家、小猪家和小猴家,然后再排了一排。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每家人家到底来了多少只呀?
指名回答:小狗家来了4只,小猴家来了5只,小猪家来了3只。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统计图。(板书4只,3只,5只)
师小结:刚才我们先分了一分,再排了一排,最后又数了一数(板书:数一数)很快就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分别有几只。
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看刚才我们排的结果,你还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哪种小动物多,哪种小动物少,小猴比小狗多几只,小猪比小猴少几只等。
5、填写课本。
课本第76页,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6、小结:小朋友,大象家来的客人原来是杂乱的排的。后来,我们把它先分一分,然后再排一排,最后再数了一数。像这样的活动,就叫做统计。(板书:统计)
7、过渡:通过统计,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的一些情况。你能用统计的方法,来统计一下客人们给大象送的花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1)师:你能不能把客人们送给大象的花先分一分,看看有几种颜色的花,再排一排,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排排整齐,再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几朵。
(2)学生活动。请小朋友们把剪下来的花先按颜色分一分,再排一排,贴在纸上,最后再数一数,在( )里写上每种花的朵数。
学生剪贴,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每组统计的情况。说说统计的结果。
(4) 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花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1) 谈话: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大象想准备一些水果感谢大家。(实物投影出示大象想准备的水果)
可是它不知道究竟要准备多少水果,所以要请小朋友们先来统计一下。
(2)统计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
每位小朋友只能选出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把你选的水果贴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上,一组贴在一张上,能不能随便乱贴呀?
要把苹果、梨、西瓜、桃子和草莓要分别排成一排。
(3)全班一起统计,把统计的数字写在书上。
(4)组织学生交流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
(1)同学们,今天学了统计的本领,你觉得你课后可以去统计些什么?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
(2)回家后用今天学的本领进行一下统计。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