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课题管理>>成果展示>>文章正文
小学地段创编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论文2
发布时间:2014-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银龙

  

小学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运用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周银龙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让他们感觉体育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体育教学中除了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在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让课堂活跃起来。游戏可以让学生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有效的提高体育学习效率。
一、体育游戏的特征
1.有明确的目标。游戏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另外,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发展智力,身心得到愉悦。但是,因游戏的不同,他们的细小的目标也不同,比如,有的游戏以发展学生的体质,提高发挥珠素质,巩固一些技能,比如前滚翻接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前滚翻技术;有的游戏发展他们的智力,比如听数游戏、反口令游戏等;也有的游戏主要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比如听口令起跑,投活动篮等;也有的主要是让学生有一种身心的娱乐,如猫捉老鼠等。
2.教育性的游戏。游戏活动时具有一定的集体性,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游戏,这个情景往往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他们有主题的引领下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完成教育目标。如抗洪抢险、枪淋弹雨等。通过这些游戏培养他们的机智勇敢、敢于承担责任等精神。
3.灵活的活动方式。游戏的组织形式非常灵活,同样一个游戏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下,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器械的动作可以选择,如用球代替沙包,用体操捧代替标志等,当然也可以自制器材,有必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就地取材以满足教学需要;规则可以改动,如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规则,低年级的可以采用简单的规则,高年级的可以加大规则,让游戏更难、更有挑战性。另外,游戏也可以民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灵活组织,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快乐,提高体育能力。
4.以游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体育游戏适合于小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通过游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在运用中,要考虑到他们的不同情况,如年龄、身体素质及原愿有的体育水平等,再配合以适当的人数、不适当的场地设计不同规则、不同时间,让他们达到游戏活动的效果。
三、体育游戏与与体育教学结合的注意事项
1.体育游戏为教育服务。体育游戏并不能完全代替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只是为教育服务的一种手段,通过游戏让学生学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如果在体育课上漫无目的的运用游戏就失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
2.突出游戏的教育功能。体育游戏在大家看来是一种“玩”,其实不是,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单凭兴趣去玩,没有目标。另一种是有目的的玩,在玩中会达成一定的目标,把玩当成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比如,在迎面接力中提高学生跑的能力,拍小皮球是提高运球能力。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每当学完一个新的游戏,可以选择适当的游戏进行新动作的巩固。
3.根据不同的教育要求选择循序渐进的游戏。体育教学内容是由简到难的,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也选择由简到难的游戏来辅助教学。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教育中,主要培养他们躲闪能力,这时可以选择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等到了高年级,则可以运用来回摸三米线等游戏,这个游戏则更为专业,具有较高的目的性。
4.组织要严密。体育游戏属于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不可随意运用,把游戏的玩与体育教育的严谨性相结合,注意分寸,把握尺度,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功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按照制定的计划把游戏合理分配到课时教学计划中来,防止体育游戏中的“玩”走偏。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而又科学地运用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在玩中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的兴趣得以培养,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且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实际合理的引入体育游戏,帮助学生高效率的进行体育活动,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珂.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S2) [2] 周雪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的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6)
[3] 庄俊.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放型体育课试析[J]. 小学教学研究. 2011(17)
[4] 史福民.  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搞好小学体育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