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03-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柴丽君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洛阳中心小学 柴丽君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除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让学生体会到立了预习的竿,就能收到课堂效果的影。
教师要改变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学生对课文做了预习,他们预习的程度应该是第一课时教学的起点,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教学《牛郎织女》时,我先从检查词语开始。先听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在笔记本上尝试填写,我在巡视中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正确答案,学生一一校对。校对完,让同学互相看看有多少全对的,举手表示,并在生字表的旁边打上一个星号,表示对自己完成词语预习的奖励。第二步检查课文朗读概括情况。老师请一组同学开始轮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思考填空:“用下列词组来概括:(名字由来)、( )、(树林相识)、( )、( )、(鹊桥相会)。”此环节体现了课内文本信息的提取与课前预习的衔接,从整体上了解新内容。第三步检测学生关于课文阅读理解的预习情况。根据你的理解请填入表现他们性格与品质的词语:一个( )的牛郎,一个( )的织女,一个( )的王母娘娘,然后到文中找到语言支撑。
如此,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预习作业的布置再到课堂教学的检查,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因为预习的改进,课堂教学也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那种教师掌握着真理,学生没能掌握足够信息,于是只能被动聆听与接收的局面就将被完全打破。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