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课题管理>>研究动态>>文章正文
听课有感(9月26日)
发布时间:2013-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姜唯婷

 

听课有感
            姜唯婷
926,跟随蔡校长参加第八轮小学送培活动来到了村前小学。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已稍有些劳累,本想好好喘口气,不想时间不等人,就匆匆进了教室。
两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不在于大小,学生有灵气则行。课堂中不管是说,还是读,不管是想,还是演,学生的表现可以说是精彩不断,多有灵气的一群孩子们啊!
第一堂课,周老师执教的是宋词《清平乐村居》。在教学中,周老师巧妙借助诗歌学习的两件法宝——朗读和想象,引导学生走近宋词。
好诗不厌百回读。整堂课的读,呈现了三个层次。有基础层面的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有理解层面的读——读出画面,还有感悟层面的读——读出诗情。应该说,老师能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诗歌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但由于在这三个层次的读上平均用力,(本首词的字词不难理解,如果学生课前有充分的预习的话,第一层面的读很快就可完成,这样就可以把时间留给后两个层面的读)导致课堂教学前松后紧,真正的精彩部分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如果教师能把理解诗句和后面的“翁媪在聊些什么”进行有效的整合,就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们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感悟诗情,吟唱诗词。这样学生会学得更加地扎实有效,课堂还会精彩迭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