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在国外,以奥尔夫、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经验。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到音乐学习过程的愉悦,音乐情感得到抒发,并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愿望。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乐意参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自然地、主动地融入在音乐的欣赏、感受、体验当中,享受音乐的美的熏陶。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方法,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3、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音乐渲染情境
此处的“音乐”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同一种风格、同一时代背景、同一作者、同一类情感)音乐,最好是学生熟悉的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也可以由师、生或师生一起回忆吟唱。以音乐渲染情境是教师固有资源的方便利用,是情境创设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2、活动(游戏)导入情境
音乐新课程强调从“玩”中“学”,从“做”中“乐”。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可见,用(活动)游戏导入情境最贴近学生生活,也是情境导入中最有效激活音乐课堂气氛的一种。
3、注重语言的感召力
语言不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尽管音乐课程重体验轻说教,但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还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琅琅上口的歌谣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千奇百怪的谜语导出情境,也可以通过歌唱语言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创设情境。教师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婉转动听的声音语言,形象生动、得体协调的肢体语言描绘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语言描绘情境是音乐情境教学中最便捷的一种。
4、图(音)画创设情境
图(音)画创设情境,即用图(音)画音展示音乐中所表现的意境。图(音)画的来源及表现形式有多种,如音乐插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手工自制剪贴图片以及简易粉笔图画等。图片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可观性等特征,所以以图画创设情境是音乐情境教学中最直观的一种。
5、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即教师把特定实物带进课堂,通过学生视觉及触觉的感知引发联想、激起学习兴趣。常见实物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实物激发情境适合于教授远离学生生活的特色教学内容的课堂。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
2、行动研究法: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研究实践,把研究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实施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3、经验总结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各年级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研究计划和步骤
研究计划:
2014年3月——4月
课题开题,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初步制定课题组的研究计划。
2014年5月——6月
1、全体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确立课题组的研究计划。
2、课题组成员制定个人研究计划。
2014年7月——8月
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做好相关课题的自我学习和材料搜集工作。
2014年9月——10月
1、讨论课题调查报告,商定课题研究的总体实施方案。
2、做好课题相关的研究性论文。
2014年11月——12月
1、学习相关案例和课题实施方案,做好个人课题研究活动。
2、初步形成课题的发展策略报告。
2015年1月——2月
1、做好课题材料的收集工作
2、制定课题发展的策略报告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制定课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反思——修订教学方案——再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反思
先有教研组全体成员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然后由教研组集体制定课例内容,由一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组其他成员听课紧接着是集体研讨,进行说课自评他评,并对做课老师进行置疑,然后集体进行二次备课,针对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商讨对策,制定教学方法,由这位老师进行二次做课,然后再次进行评价反思,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课题组成员
沈华 张雪芬 朱银旦 唐瑶 吴盛叶
![]() ![]() |